第911期
国庆中秋假日文旅新图景
年度期号:2025年-19期
出版日期:2025年10月15日
文章数:40
阅读量:
手机端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第911期 总40篇
封面故事
服务才是“消费点”——让游客体验更优、细处温度更足、供给创新更强,才能让短暂的假日热潮,变成长久的消费信心与经济动能。
没有名山大川、厚重人文积淀,景区为何能出圈?100元玩3天,如此“接地气”的票价如何让景区收入持续攀升?
这个没有名山大川的优势,也没有厚重人文家底的武侠城是如何另辟蹊径,通过“土味儿创新”,将实景演艺打造为核心竞争力的?一张门票能怎么玩出新花样、新体验?令人关注的对赌协议目标能完成吗?
如何将景区从“观光地”打造为“沉浸场”?如何进行文旅消费场景创新,实现丰富的高品质服务供给?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话中国旅游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舜礼。
亲历这场消费盛宴,一组组微观的亲历故事, 共同拼接出超长假期里 中国消费的活力、温度与未来趋势。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韶山以热情饱满的“精气神”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为假期经济注入发展新活力。
国庆中秋假期,前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我也随着这涌动的人流,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戏剧旅程。
我忽然明白,原来与父母一起旅行并不是一场充满分歧的拉锯战。他们虽然习惯了节俭,却同样愿意为“陪伴”这份无可替代的情感价值买单。
可真正逛起来,这场看似“频道不合”的同行,却让我意外撞见了上海藏在经典打卡点之外的年轻活力。
10月5日,汽车开上贺西高速,柳州这座城市明明以工业闻名,却在短短3天内,用“低价格,高满足”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花得越多,省得越多”。
罢了罢了,国庆假期,人人都在抢机票,而我在帮狗抢票。这波消费,主打一个心甘情愿。
世界很大,祖国大好河山很美,但总凑热闹确实有些吃不消。这个十一,全家达成空前一致:“这么近,那么美”,那就“舍远求近”去河北。于是,我们全家老少三代的第N次北戴河阿那亚之旅开启。
想象很丰满,现实却有点“骨感”。
在这个假期,旅游半径扩大、消费新场景频现、文旅深度融合,以及为情绪价值买单等新趋势,共同勾勒出中国文旅消费的新图景。
2025 年10 月1 日至8 日(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中国大地游人如织,消费市场热气腾腾。假日文旅“热”,源于流动活力,显于消费动力。
长达8天的假期里,年轻人正在用新的方式感受旅行的魅力。
独家看点
具身智能虚与实
​跑步入场:人形最火爆,工业先落地
近期,本刊记者走访了公募和私募基金,他们一致认为,今年机器人投资确实火热,但对于具体的入场时机和赛道选择,还有分歧。
​多地竞逐:谁在争先,谁想逆袭
具身智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体、智能体、数据和学习进化框架四大核心要素,每个环节都涉及漫长复杂的产业链,这意味着其中遍布产业机会,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我国引进国际人才在华永久居留的数量大幅增长,一批国际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我国长期发展。他们为何留下?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中国?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已持有或正在申请“五星卡”的外籍人士,倾听他们与中国结缘的故事。
全景报道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
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
​数贸观察:AI看“浙”里
湘潭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山东法院助力企业“破茧重生”
A股吸引力凸显,增量资金涌入成潮
十年磨一剑的 “智造” 征程
安徽制造“链全球”
​海外算力热背后,AI泡沫忧虑再起
观察评论
广东力推创新能级跃迁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投早投小投长期
今年以来,随着“两新”的持续加力扩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都在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势”的把握关系企业出海胜败
​金融赋能,跨越中试“死亡之谷”
年轻人的“头”等大事
​一文说清指数基金
《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第18期刊发《了不起!中国智能工厂》封面报道后,网友纷纷议论。
《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第18期《从优化假期到金融助推 服务消费获系统性方案支持》报道刊出后,网友纷纷热议。
顶部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31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