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制造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要“大”更要“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作为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智能工厂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一直在持续扩围加力。从2024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资委等六部门已经连续两年联合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旨在让更多中国工厂走向“智造”。
《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第18期刊发《了不起!中国智能工厂》封面报道后,网友纷纷议论。
智能制造创造更大价值
@评四方:传统制造业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简单的机械设备,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质量不稳定、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智能制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为制造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 链积木:乍一看,智能制造的定义可能有些复杂,但归根结底,它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增强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智能制造能促进产品设备、生产方法、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发展,目的是实现多品类、小批量甚至个性化定制产品制造。
智能制造更需要高水平人才
@AI研究局:我们正在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挑战。例如,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整,能为人工智能提供海量训练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数据互通性和开放性不足,质量参差不齐。还有,部分中小微企业对智能化转型成本敏感、成效存疑。未来,需多措并举,用“人工智能+”来解决这些问题。
@济水之滨:智能制造更需要高水平人才。智能制造是“人—信息—物理”系统集成,核心关键是“人”,必须培养和造就高质量人才和工程技术队伍。智能化程度高,人才更加重要。传统产线上,可能是一人操作一台机器。智能制造,一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机器甚至整条产线。这样的人才,可不是简单培训就能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