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谢玮
10月9日,国庆中秋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突破3900点整数关口,创下自2015年8月以来的10年新高。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额2.65万亿,全市场共有99只个股涨停。
3900点,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一个市场心理关口的跨越,更在随后的外部波动考验中,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内在韧性增强的注脚。
10月10日,欧美股市集体下跌,市场普遍关注后一个交易日A股走势。10月13日,受外围市场波动影响,A股大幅低开后强势反弹。其中,科创50指数低开近3%后翻红收涨逾1%。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89.50点,微跌0.19%。
A股吸引力凸显,增量资金涌入成潮
今年以来,A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吸引力。
Wind数据显示,前三季度A股主要股指均呈上涨态势。上证指数年内涨幅已超15%,深证成指、中证1000涨幅分别为29.88%、27.15%。代表市场活力的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更是双双领涨,累计涨幅均达51.2%。港股市场也表现不俗,截至三季度末,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过30%。
相比而言,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期的涨幅分别约为10.1%、 13%和16.1%。
具体来看,在Wind二级行业分类的35个行业中,前三季度共有31个行业实现上涨。有色金属行业涨幅居首,累计涨幅达65.52%;硬件设备、半导体行业涨幅居前,分别累计上涨56.97%、54.74%。
年内“股民人均赚2万元”的测算引发不少关注。有分析称,今年前三季度A股总市值增加,若平均到2.4亿股民账户,人均盈利或已超过2万元。
在财富效应的吸引下,增量资金正在持续流入。
上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9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293.72万户,环比增长逾一成,同比大增逾六成。而将时间线拉长,今年前三季度,上交所A股合计新开户数已达到2014.89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五成。
这些不断涌入的“新面孔”,不仅为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更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投下的信任票。
黄金避险与科技回调
国庆及节后初期,A股市场热点出现明显切换,板块间“冷热不均”的表现,直观反映了资金流向与风险偏好的最新变化。
长假期间,受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避险情绪升温,黄金再度成为“最靓的仔”,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站上4000美元/盎司的历史性关口。
10月9日开盘,黄金股大幅上涨,带动有色金属板块大涨,板块内包括西部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等在内的20余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与此同时,节前引领市场强势突破的科技与半导体板块,于10月10日迎来了深度回调。
当日,半导体、电气设备、元器件等板块集体重挫,部分前期涨幅巨大的个股承压显著。 其中,翱捷科技、东芯股份、华虹公司等跌超11%,芯原股份、佰维存储、芯联集成、长光华芯、中微公司等跌超8%,燕东微、中芯国际、瑞芯微等跌超7%。
消息面上,10月9日,中芯国际等9只热门股票的“两融折算率”被部分券商集中调降至零。所谓两融折算率,可理解为券商对投资者所持担保品(如股票)价值设定的“安全折扣”,它决定了融资融券业务中可借入的资金规模。
多家券商回应称,此次调整系因相关个股的静态市盈率“超标”。根据沪深交易所相关规定,若个股静态市盈率高于300倍或为负值,其作为担保品的折算率应调降为零。
然而,短期调整并未改变市场共识。多家券商在四季度展望中称,从风格上看,四季度A股风格有望更加均衡,但科技成长板块仍是核心主线。
银河证券认为,A股的机遇可能更多集中在科技成长领域,而港股则受益于独特的市场结构和外部流动性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股市也在10月10日遭遇了“黑色星期五”。美股科技股普遍遭遇重挫:特斯拉收跌5.1%,亚马逊跌约5%,英伟达跌4.9%,苹果跌3.45%。
中概股亦未能幸免: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6.1%。其中,阿里巴巴跌超8%,百度跌超8%,拼多多跌超5%,京东跌超6%,蔚来跌超10%,小鹏跌超8%。
三季报登场,资金聚焦基本面
目前三季报披露的大幕已经拉开。
10月10日晚间,金岭矿业、道氏技术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拉开了A股三季报披露的大幕。道氏技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82%,金岭矿业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实现了47%的同比增长。
从首批财报和已发布的业绩预告看,积极信号正在不断涌现。
17家上市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尤其集中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英联股份、广东明珠、李敏股份以1672.97%、1071.44%、669.25%的净利润增幅暂列三季报前三位。此外,北方稀土、兄弟科技、永和股份、广大特材等多家公司净利润预增均超200%。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均呈现积极态势。
招商证券认为,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今年三季报预计多数行业盈利增速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也将会在基本面方面强化市场的信心。
三季报的密集披露,也将市场当前的核心选择题推向台前:是继续拥抱估值虽高但成长空间广阔的科技“风口”,还是转向估值合理、业绩扎实、具备低估值优势的价值蓝筹?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Wind一级行业分类的11个行业中(不包括房地产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的市盈率最高,为104.55倍;能源、公用事业、日常消费、可选消费的市盈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30倍、18.32倍、22.16倍、29.76倍;金融行业的市盈率最低,为8.15倍。
在接下来的行情中,资金是会选择在“小登股”中高位博弈,还是会回流至估值更具安全边际的“老登股”,以推动市场向4000点关口发起更稳固的冲击?
这一选择,不仅关乎四季度的市场风格走向,也考验着每一位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
(注: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