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孙冰 | 浙江报道
9月25日—29日,浙江杭州如约进入“数贸时间”。今年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下称“数贸会”)共吸引了来自154个国家(地区)、33个国际组织以及超过1800家中外企业设展参会,实现投资贸易意向签约总金额1619.8亿元。
5天的数贸会只是一个缩影。浙江作为全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前沿,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省GDP比重已超50%。今年上半年,浙江的数字贸易总额达4149.5亿元,同比增长13.2%。而如今,浙江的创新故事还在继续,锚定的目标是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AI)创新高地。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智未来主题展区的“杭州六小龙专区”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丝路电商展区 本刊记者 孙冰I摄
“六小龙” 领衔AI创新,从 “机器人母港” 到全球
从游戏科学开发的首款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全球风靡,到深度求索推出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引发全球对“中国AI”的重新认知,再到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上春晚跳“赛博秧歌”火爆出圈……
这也就不难解释,在此次数贸会数智未来主题展区上,首次合体的“杭州六小龙”最为吸睛。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云深处科技机器狗的后空翻表演引得喝彩连连;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不仅可以捏豆腐不碎,还能让残障人士以人手与仿生手配合的方式弹奏钢琴曲……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出海第一城”,在此次数贸会上,杭州喊出了这一目标,因为杭州市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浙江全省的七成。
以具身智能领域为例,作为AI进入真实物理世界的重要形式,全球科技巨头都在纷纷布局于此。而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多地区都在积极发力。在此次数贸会上,杭州市西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携“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亮相,打响“机器人母港”产业IP。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柴熠告诉本刊记者,所谓“机器人母港”有三大战略定位,一是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即让最好的机器人设计思路在这里变成现实;二是打造“标准制定地”,即让中国的机器人“持证上岗”,走向世界;三是打造“实景训练首选地”,即让机器人在千亩真实场地上学会工作。
据柴熠介绍,浙江仅杭州就拥有100多家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企业,全产业链企业超700家,涵盖研发、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
“机器人母港”不只覆盖浙江,柴熠透露,“机器人母港”旨在立足浙江杭州,面向长三角地区推动协同创新,强强联合,打造全国首个“中试—检测—认证—训练—应用”的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统一运营和管理,统筹整合资源,可以避免‘各自为战’,提升协同效率。”他说。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现场,观众在体验AI眼镜。 本刊记者 孙冰I摄
一座小镇的星辰大海:超市里卖卫星
一个小镇的超市里会卖点什么?如果这个小镇是云栖,那答案可能是卫星。
云栖小镇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骏告诉本刊记者,从“云端”到“太空”,云栖小镇正在准备“二次飞天”。
袁骏表示,云栖小镇是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早在2011年,云栖小镇就提出了要打造云计算产业园,2013年,国内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5K”在这里诞生。
而现在云栖小镇的“二次飞天”则是要布局空天科技领域,将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产业结合,让云栖小镇迈入一个新时代。
“云栖小镇希望打造国内太空计算的创新发源地,把云计算和大模型送往太空。同时,也要打造国内一流的卫星核心部组件制造基地,依托国家队和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以高端制造为导向,全力打造全国卫星核心部组件的高地。”袁骏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云栖小镇已集聚空天信息生态企业300余家,涵盖商业航天核心单机部组件研制、太空人工智能、太空云计算等领域。
今年4月,国内首创的“商业卫星全产业链”交易平台——东方红天选超市在云栖小镇开业。它创新采用“线下体验+线上协同”模式:线下以展厅形式呈现,首批上架200余件商品,覆盖从卫星平台、单机、部组件到元器件的全链条;线上则打造国内首款卫星产品商城,实现商品遴选、展示、交易、追踪、服务的全流程闭环。
记者在数贸会的采访中也发现,无论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层,还是场景化的应用层,甚至包括更前瞻的技术和产业的提前布局,浙江企业几乎做到了全覆盖,尤其是在推动创新技术到产品跃迁上非常“敢想敢做”。
在袁骏看来,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优越,是创新的沃土,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模式。以空天领域为例,航天五院杭州中心以及先后落户于云栖小镇的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智元研究院、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等“大院大所”,如同“领头雁”,不仅带来了顶尖科研资源,更打破了航天产业的技术壁垒,成为云栖小镇破局航空航天产业的关键力量。
AI+数字贸易:义乌老板娘44种语言货卖全球
除了布局AI新赛道,作为数字贸易的“主航道”和浙江的“传统优势”,在AI加持下,浙江的电商和物流领域正在焕发新活力,展示新可能。
“现在,经营户只需要上传一张个人形象照或者一段15秒钟左右的个人视频,就可以借助AIGC技术,生成一个他/她的数字人形象。商户上传要销售的商品图片或者商品链接之后,AI会读取内容自动分析商品亮点,提取卖点关键词,并生成带货文案。再有5~10分钟时间,就可以生成一段数字人形象的带货视频了,还有44种语言可选。而且,这个服务,对于我们市场内的经营户都是免费使用的。”义乌商城集团Chinagoods平台展区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
实际上,“义乌老板娘”靠着多国语言无缝切换的激情卖货早已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前沿群像IP”,屡屡出圈,全球热搜。而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贸易枢纽的浙江义乌,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AI创新落地应用场景之一。
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支撑“义乌老板娘”们44种语言货卖全球的正是由义乌商城集团与阿里云联合开发的“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
“在义乌,AI已经不是高大上的遥远技术概念,而是已经深度融入商户日常的必备工具,更是商家们拓展贸易链路、寻求拉新拓客和生意增长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义乌市场超一半商户每天使用AI工具拓展生意,Chinagoods AI数字应用的累计调用量已经突破10亿次。”展区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早自2023年起,Chinagoods平台就相继推出了小商AI设计、小商AI视创、AI视频翻译(数字老板娘)、小商AI名片等系列应用产品,覆盖生产设计、内容生成、流量承接、交易撮合等贸易链各环节。
不只义乌,在今年数贸会,丝路电商展区首次推出AIGC企业赋能中心,集结50余款AI智能体,覆盖图像、声音、视频大模型技术底座,落地跨境、财税、大健康等20余个垂直领域,让AI看得见,也用得上,还见成效。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时代。”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抢抓发展AI风口。“浙”里创新的故事待续未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