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新桥医院开展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 助力肠内营养生命线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提高病人救治的成功率,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保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患者误吸和肺炎发生、减少细菌移位及感染等并发症。床旁肠内营养管的准确简便放置是制约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开展的关键环节,但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特别是肠内营养管的消化道内定位仍存在盲区和潜在风险,电磁导航下床旁鼻肠管置入术的实施解决了这一难题。

11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通外科护理团队利用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成功为食管癌、乙状结肠癌双癌伴梗阻患者置入鼻肠管,这也是重庆地区首例利用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下成功安置鼻肠管的案例。此技术的开展,不仅为危急重症、疑难患者解决了诸多营养支持问题,也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目前最先进的三维定向电磁定位系统可运用先进的弱磁传感技术,可实现鼻空肠管在体内位置的精确定位,且利用传感技术,捕捉传感器在磁场区域内的活动轨迹和空间位置提前预判导管前进方向及三维坐标,全程无辐射。置入导管时,屏幕可显示鼻肠管的运行轨迹,轨迹图2D和3D同时呈现。部分患者解剖结构不典型,2D图置管时可见叠影,不能准确分辨鼻肠管是否进入十二指肠,3D图可多角度、多空间查看鼻肠管位置,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可准确定位鼻肠管最终位置。

此次置管患者为56岁男性,BMI值为18。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食管癌、不完全性肠梗阻,肺气肿。患者消瘦,营养情况极差,需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如果采用常规盲插置管,成功率极低,并有极大出血风险,置管同时不能准确定位鼻肠管尖端位置。胃镜下辅助置管虽然可解决此问题,但需要到内镜室麻醉下进行置管,增加预约等待时间及费用。而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可精准定位,帮助置管操作者准确判断是否通过梗阻部位,并可在床旁操作,成功率高。”新桥医院普通外科刘玲护士长介绍,该技术解决了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及疑难置管患者的“棘手问题”,也给更多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新桥医院普通外科目前开展有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术、经皮胃造瘘术、床旁盲插鼻肠管术、床旁电磁导航下鼻肠管置入术等,为不同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途径提供了个体化选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是某些进食障碍患者的福音。(刘玲李春梅)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