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正文

互保:火烧连营仍在继续(3)

文章导读:   邹晓东的S公司是这张巨大的互保信贷关系图中的一员,处于天煜建设担保圈的第四圈。这是浙江省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业绩良好,它其实与天煜建设没有任何交集,但曲折辗转,遥远的担保关系也使其卷入了天煜建设的担保圈危

银行:不负责还是不得已

不良率来了,银行风声鹤唳。企业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银行的普遍做法是催贷、抽贷、压贷。

企业、银行各执一词

以天煜建设互保危机案为例:天煜建设今年1月初资金链开始出问题,第一层担保圈被收贷发生在3月初,第二层担保圈被收贷发生在3月中旬,第三层担保圈被收贷则是4月初。

“现在的银行已成惊弓之鸟,听风就是雨,我们明明在正常经营,银行却传出来消息,说我们宣布破产了,赶紧追过来。”邹晓东认为,若不是银行谨慎过度,本就经营良好的R公司再撑个半年就能缓过来了。

在企业看来,他们的难关主要来自银行的抽、压贷。这种压力沿着庞大的互保、联保网络蔓延,引发了大面积的企业资金链危机。

为了收回贷款,银行无所不用其极。

“有的银行骗企业说,你把钱还了,我一定会贷给你,甚至有的把借款协议书都写好放在桌上了,企业哪能不相信?结果千凑万凑,把高利贷借来还了,钱不贷给他了。企业心都寒了,所有企业都不敢还钱,傻瓜才去还钱。”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事情因此变得越来越糟。

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不良率上升,银行不愿贷,企业不愿还,不良率继续上升。

银行的明哲保身引来诸多非议。周德文甚至认为,正是银行毫无预警的抽、压贷,加速了企业的死亡和担保危机的蔓延。

浙江省高院的数据显示,因为企业担保链危机的出现,金融纠纷案件明显激增,仅以温州为例,金融纠纷案同比增加了209%。在诸多案例中,银行均以原告出现。

但某商业银行浙江地方支行行长陈磊站在银行的角度认为,银行也是企业,有自己的考核制度,也有自己的不良资产率控制。“有些企业倒掉确实很可惜,但银行也爱莫能助。”

“我们知道一些老板欠银行一屁股债,但他个人或家庭有几十套房产,还有好多台名车,别墅照住、宝马照开,甚至把财产转移到国外,银行一点办法也没有。”

公开报道显示,大多数跑路的老板在跑路之前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财产转移。

前述那位隔洋向银行喊话的跑路企业主转移财产后在国外与家人团聚,静观事态发展。全部烂摊子留给国内的银行、政府以及互保链上的企业。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良率出现,陈磊他们的贷款条件中开始增加了一条,法人的个人资产也必须与企业一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一规定出来,老板们跑得更快。“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生出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周德文认为,这是更大的危机。

立足全局考虑,政府努力制止这场危机的蔓延。

浙江省政府召开会议,建议“尽快建立专案小组受理危机企业的报告,帮组企业渡过难关”。浙江省人大及多个政府部门先后发出预警,建议对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给予高度关注,并加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链、担保链进行风险监测与排查。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成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缓解企业转贷时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企业先用政府的钱给银行还贷以后,银行兑现放贷承诺。

地方政府试图努力协调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但银行未必听政府的。

“如果区域内的政府本身对我们银行有支持,同时我们肯定,这个企业能救活,也会尊重政府的要求,不抽贷不压贷,但很多时候,这个企业不仅仅是区域内的贷款,其他地方也有贷款,政府就很难做工作。”陈磊说,这种情况下,银行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了。“例如通常会说,我批了,但总行不批啊。”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