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0月15日,2016生物医药余杭院士行暨2016中国药物创新及产业化院士论坛在贝达药业新落成的总部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临床药理学专家桑国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家田红旗、药理学家杨宝峰、临床肿瘤学家孙燕等12位院士齐聚杭州,共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并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的建议》。该份建议提出要完善药品审评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规范现行药品招标制度、完善医保目录管理机制以期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堪称中国新药创制“杭州宣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在论坛中表示,我国药物创新政策从2000年开始到2015年经过四个阶段:从创新政策的萌芽期,到创新政策的探索期,然后到基本形成期,再到现在政策环境的发展完善期。“十三五”期间要在创新品种和关键技术突破,就要加快转化医学研发,向新产品的转化,构成了中国新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基础。从“十二五”到现在,我们有24个自主研发的新药,在中国批准上市。这几乎相当于此前50年我们国家批准新药总数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