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4月9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旗下的中国经济研究院主办、匡恩网络智能工业安全研究院协办的“新经济圆桌会议: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民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部门、机构的各界专家,汇聚一堂,就目前国际安全新趋势、我国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促进工控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国资委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张铭出席会议并发言。
国资委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张铭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
张铭在会上提到,从国家层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思路清楚,大政方针也是清楚的,接下来就是怎么具体落实。要用发展网络安全产业的模式,解决中国网络安全问题。
我认为,在工业领域不叫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用产业网络控制安全的概念更好,产业不只是工业,还有其他的,只要产生财富、创造财富的都包括。我们提出两化融合之后,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一对接,在这个领域只要连就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它对接的越多,连的越多,这个产业规模就越大。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网络安全产业。这个领域会诞生非常大的企业,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发展好。
怎么发展产业,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立法必须要有。我们现在有一个网络安全征求意见稿。咱们国家的法律不够细,一定要细,如果大的法律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实施细则一定要细,一定要能够操作。网络安全控制这个问题太重要,直接影响国家安全,不仅是经济安全。我们这么大的一个产业,如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首先要把法规制订好。
第二,需要一个工控网络方面的规划。这个规划必须要明确目标、部门之间协作、政策支持、后续保障、协调机制等等。这个问题一家企业解决不了,企业层次解决不了。企业有企业的定位,政府有政府的定位,制订好目标,就会有监督,有检查,很多事情才能实实在在的落到位。
第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设备国产化,这个必须要解决。
第四,意识培训,大家都用互联网,大家要有网络安全的意识。我觉得这部分,政府应该拿点钱,企业也会愿意拿点钱,把这个钱给行业协会,让他组织培训。
企业层面重要的是研发,解决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国家政策要支持,设备要国产化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点,如何做到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