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讯 11月22日,2017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发布,报告预测2030 年前中国达到碳排放峰值。这份面向中国碳市场相关专家及碳排放相关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即将出台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在未来几年内将日渐成熟,并于未来十年间在减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碳市场碳价将随时间推移而提高,并将日益影响投资决策。
近半受访者认为中国于2021年至2025年间全面建成碳市场
2017 年“中国碳价调查”项目由中国碳论坛(CCF)、ICF 国际咨询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及荷兰排放管理局(NEa)联合实施,并获得了清华大学 碳市场研究中心及多位专家的相应支持。调查共收集了近 300 份来自中国碳市场利益相关方的反馈。 近半受访者预计中国将于 2020 年甚至更早实现全面建成碳市场(所有关键环节到位)。另有近半受访者则认为中国全面建成碳市场将于 2021 年至2025 年期间实现。据受访者预测,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的碳价将稳步上升,从 2017年 38 元人 民币/吨上涨至 74 元人民币/吨(2020 年)、108 元人民币/吨(2025 年)。 受访者认为碳排放交易在未来将日益影响投资决策。38%的受访者预计 2017 年 的投资决策将大幅或一定程度上受到碳排放交易的影响,至2025 年之前,这一比例上涨到了 75%。
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非常关注碳排放成本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指出:“中国确定将碳定价作为减排的重要手段,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信号, 即碳排放量必须减少。中国碳论坛的调查显示,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非常关注碳排放成本。从长远来看,有必要研究合理的碳价形成机制,包括适当的市场调节机制, 以积极增强市场参与者的能力。” 调查显示,未来至 2025 年,中国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手段将逐渐转向碳排放交 易体系、环境税、信息公开及能源配额交易。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认为,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市场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减缓气候变化。本次调查非常有启发性,因为调查对市场参与方的立场及预期做了量化。
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调查结果还表明,政府需要为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保障,从而确保交易体系有效运行。9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出台国务院级别法规或国家层面法律,方可确保碳排放交易履约。虽然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将推出,但相关高级别法律法规仍然缺位。
中国碳论坛副主席、报告合著者之一 Dimitri de Boer 认为本次调查的结果将增强全球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国际社会期待中国能够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政府持续大力推进全国碳交易体系,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碳排放将早日达峰,很快即将下降。这一调查结果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中国将会实现,甚至超额实现其减排目标。”(宋明霞 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