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黑龙江 > 正文

小场地做出大文章——五常市八家子乡省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侧记

题记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站点全覆盖、代表全进站”思路,立足“一乡一特色”、“一站一主题”,采取领导包站、委办结对、市乡联建的方式,上下齐心攻坚,城乡合力推进,建设标准化代表联络站25个。为代表开辟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愈加畅通,成为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阵地,标志着五常基层人大工作步入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快车道。

初夏五月,草长莺飞。五常市八家子乡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迎来了三名省人大代表,她们面对面、心贴心地访民生、察民情、听民意,宣传农业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知识,零距离了解村民所需所愿所盼。将党的政策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将党史学习融入到“精准扶贫”、惠及民生、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她们的到来,让初夏暖意融融。

“党的好政策,在这儿听得到!”

最近,五常市八家子乡石振民家庭农场中村民经常看到省人大代表邵琪、石畅、张丽娟三位女代表的身影,八家子乡代表联络站就设在家庭农场的知心亭里,每当人大代表来到联络站的知心亭与村民面对面时,大伙儿一时竟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闻讯来参加座谈的乡党委书记王巍说“能与省人大代表坐在一起开会,听老百姓反映情况,我还是第一次”。几位代表们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人大代表,应该常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听群众最真实的想法。

为纪念代表法颁布实施29周年,增强人大代表履职意识,八家子乡人大今年将联络站活动与建党100周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倡导各级代表践行“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成服务群众、代表联络、创新实践、宣传展示、学习互动的新平台。

在联络组里石畅代表向群众发放了农业知识宣传手册,讲解种植补贴政策,并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大果榛子、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种植,增加收入。同时进行选民接待活动,详细记录选民意见建议。

邵琪代表为群众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宣传和咨询,内容包括了群众关注热度较高的房产继承、房屋产权变更、婚姻家庭等方面问题,村民们踊跃咨询,邵琪代表一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村民真正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张丽娟代表还利用专业特长,宣传健康饮食知识,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听诊心脏、测量血压、血糖,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

在“八家子乡省人大代表联络群”里,村民了解了接种率什么样,该不该打疫苗,什么时候打疫苗。通过邵琪代表对法律知识的讲解,知道了用法律解决问题,通过石暢对土地政策的解读“知道承包期又延长了,村民们又有信心了。这样的群信息屡见不鲜。几位人大代表深入代表联络聚精会神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群众对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图片1

五常市人民法院书记员邵琪(右)

“我为群众办实事,“码”上找代表……”

在联络站,“我为群众办实事,“码”上找代表、农民代表、法官代表、医生代表,四个二维码设置在新时代大讲堂最显眼的地方。去年8月份,村民关福君的亲属为邻里盖房子不慎摔成腿部骨折,其医疗费长期得不到解决。便以试试看的心理扫码向其咨询了这个问题,事隔不到一周,邵琪代表来联络站开展进站活动的时候,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同事五常市法院法官助理和书记员。“我不仅是一名人大代表,法律咨询还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必须尽快来看一看。” 经几次调解,关福君的亲属最终拿到了9000元赔偿款。

老百姓给关福君的亲属算了一笔账:这事儿要打官司,律师费需要1000元左右,立案费300元,来回的交通费也要几百元。通过了人大代表开展进站活动,不仅为他省了钱而且大大缩短了办案时间,短短一个月就帮助关福君的亲属解决了一个难题。  

“邵琪代表不仅仅是群众的免费法律顾问,还是乡村振兴的好帮手。”靠山村的副主任胡松韶说,农村工作有农村的特点,很多工作村干部都不好做,比如赡养老人问题,老人们不愿意去打官司,村干部去了,很多时候被当事人骂出来,说这是他们自己的家务事。但是法官去了,这就容易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自从邵琪进站开展活动以来,群众不管有任何法律问题,只要给“法官代表”微信留言、扫码询问,任何法律问题都能尽快得到解决。同时,也帮助村民慢慢接触法律、了解法律,使村民们逐渐懂得用法律武器理智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架起了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

作为靠山村党支书记的石暢每次参加完省人代会归来,都马不停蹄地奔赴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精神讲到位,发力抓落实。联络站设在石畅父亲的家庭农场,农场里的新时代农民大讲堂到了农忙时候上千人吃饭,真的把党的政策带到了田间地头。

图片2

靠山村党支书记石畅(右二)在知心亭听取群众意见

作为一名省人代会的最基层代表,石暢几次把“村里的事儿,老百姓的声音”带进省人代会礼堂,再把省两会精神第一时间带回田间地头。石畅说,“给老百姓宣讲政策之前,我自己必须先消化,弄懂弄透,然后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语言宣讲,下一步要在市乡两级政府支持下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既要让群众‘挪穷窝’,又要及时做好后续的‘换穷业’‘拔穷根’,真正把省两会精神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有更多获得感。”

为了带领乡亲实现安居乐业幸福梦,石暢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立足其父亲全国种粮大户石振民家庭农场产业,积极协调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市率先运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承接金融扶贫任务,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场+就业分红”方式,让该乡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坐享政策红利,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打通了金融扶贫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全市金融扶贫探索了有效途径,做出了榜样。

患有半身不遂的靠山村二队49岁农户郎金元说:“石书记怕我们生活困难,提前给我们分红,看病钱不愁了,我家离合作社近,我还能干点力所能及活,挣点钱就足够了,这得感谢政府、感谢银行对我们的好政策,还得感谢石书记能接纳我们,给我们出路。”

“我们靠山村下一步不仅搞好农业发展,同时要利用当地邻近省城的地缘优势,肥沃的土地资源搞农业观光旅游,带动广大的农民增收致富。”石暢说得很实在。“我们将把两会精神吃准弄透,围绕‘三农’和田园旅游开发,对接更多辅助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百姓就业增收渠道,使大家真正分享到改革发展红利”。

别看石畅年纪不大却是一位在基层一线奉献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她对村民的事知根知底,对群众的事无论大小都倾心尽力,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因为做了很多实事儿,党员形象、人大代表作用突出,被评为哈尔滨市村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将会参加全国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表彰她在抓党建、促维稳以及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的努力。

“要让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成为一种常态”

工作忙,没时间,不是不到百姓身边来的理由。代表们每次来联络站都在本子上记下群众反映的一个个问题。结束时都会告诉村民大伙儿的问题,我们都记着了,近期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石畅说:“过去处理村民纠纷,村干部往往凭交情‘和稀泥’,现在不同了,自从邵琪代表来了,解决村民纠纷凭的是法,这样一来,解决问题有了底气,老百姓也更服气。

“代表联络站不仅要反映‘所需’,更要有‘所应’,要把选民反映的问题解决好,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八家子乡人大主席王德军说。

“我们的联络站建设脉络清晰、秉持伞状脉络多级联动、混合编组,1+4+N(一个代表联络站+四个代表之家+N个农民)。”八家子乡人大秘书伊飞帆信心满满的说。八家子乡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代表联络站建设,认真参加活动,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出发点,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人事和代表联络委员会主任郭景春来八家子乡调研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时说,八家子乡代表联络站“三站合一”是全省第一家建设在家庭农场中的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第一个最接地气、最有活力、最能以人民为中心的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了载体功能,小场地做出了“大”文章。

图片3

尚义二社区医院护士长张丽娟(左)

五常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付小彦说:“组织省人大代表进站联系人民群众,是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党史、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要让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成为一种常态。五常市人大常委会还将不断探索和实践,让人大常委会机关联系代表更紧密,让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更紧密。我们要让大家感到,小小联络站,作出“大”文章,辐射带动各级人大代表来到百姓身边,当好“四员”,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当好宣传员,做乡村振兴的助力者;当好联络员,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当好示范员,做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当好监督员,做乡村振兴的推动者。为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不懈奋斗。(陈晓光 马跃冲 石彦林)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