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贵州 > 正文

万山:传统产业“不掉链” 新兴产业活力足

近年来,万山区以“千企改造”工程为抓手,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在争取资金、项目谋划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培育发展前景好的新型现代化产业,进一步加快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铜仁和诚锰业有限公司,机器声轰轰作响,各生产厂房的工人师傅们正在对设备进行技改升级施工作业。得益于政策支持,企业的改造升级,不仅使技术得到改革创新,还让企业具备了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的产能目标。

图1

该公司总经理梁四军告诉记者,今年企业投入了5000多万元进行节能环保升级改造,改造后不仅提高了金属锰的产能以及锰矿的利用率,也延长了锰生产的产业链,有利于企业打造绿色的锰产业园。

目前,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山区制定了企业帮扶服务计划,积极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区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0亿元。

图2

图3

“我们要引导汞、锰、铁合金等传统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和转型发展,鼓励企业拓展市场,加强新产品开发,加强环保设施设备的投入和污染治理力度,减低企业管理部门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精深加工水平,实现产业绿色发展。”万山区工业和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杰说。

围绕现有产业发展,万山区工业和商务局加紧谋划、编制,整理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体现万山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项目。其中净山酒业作为万山区酒业的龙头企业,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和贵州酒文化的知名度,很快就有了市场占有率。

图4

“目前,我们品牌的知名度正逐步打响,每年的销售额大概在4000万左右,来企业考察的商家也很多。”介绍起企业发展现状,贵州净山酒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冉龙刚很是欣慰。

净山酒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万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探索发展5000亩优质高粱种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同时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不仅让产业得到了发展,还助推了乡村振兴。

图5

图6

“我们的酒是利用矿物质山泉水酿制的,所以酒品质有保障,接下来我们还会完善产品其他方面的工作,保证我们高品质的酱香酒,让广大的消费者都能够接受。”冉龙刚说道。

近年来,万山区还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建设争取力度,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朱砂工艺品、钾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上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了一批有实力的、能发展的项目落户在万山。

图7

图8

万山区工业和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杰表示,区工业和商务局会继续加大上争外引和政策支持力度,以经开区为工业发展主战场,改革万山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市场等多种手段盘活存量、寻找增量,同时加强企业帮扶力度,找准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企业服务,助推企业稳产达产,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万山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转型。(区融媒体中心 艾昌春 陶国华)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