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既是一项良心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多年来,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扶贫重点县——贵州石阡,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禁毒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不断完善制度、创新载体、加强教育,形成一张“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禁毒防毒网。
抓好禁毒工作,关键在预防。近年来,石阡坚持“防、帮、控”相结合,一方面加大人、财、物的保障,确保禁毒工作人员、经费、办公场地落实,并出台情报信息奖励机制、创新工作落实制度。另一方面则针对涉毒犯罪隐蔽性、流动性强等特点,按照“年部署、季打击、月清查、周走访”的工作机制,出重拳、强严打,推进禁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了连续20年“无毒害”目标成果。
完善制度筑牢全民禁毒防线
石阡将禁毒工作与干部提拔、评先选优和工作实绩挂钩的要求,坚持党政和公安同轨,县乡村三级同步,各级各部门按照“党政包块、单位包职工、职工包家庭、学校包学生、乡村包农户、社区包居民、家庭包成员、业主包从业人员”的“八包”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环环倒逼落实。
该县还不断创新预防的“载体”和手段,在城区建立流动人口管理亭,在村建立村民自治平安屋,通过举办禁毒流动课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等,以文化人,增强意识,提高群众防毒、拒毒、反毒自觉性。同时,还创新建立“异地联防”模式,结合乡镇接边接壤区位条件,跨区县建立联防、联控、联打机制,此外还建立“上下+部门+社会+地企”联建联动模式,针对酒店、宾馆、KTV、快递等场所和企业,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联建承诺书,共同助力拒毒防毒好局面。
该县注重抓“群体”教育,以干训为平台,把禁毒警示教育、禁毒形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不断筑牢党员干部反毒禁毒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从“娃娃抓起”,以学校为阵地,持续开展学校禁毒“五个一工程”,即每学期上一次禁毒警示教育课、开展一次禁毒主题班会、每月出一期专刊、学生写一篇心得、向家中亲人作一次宣讲,编织了“学校一家庭-社会”、“学生一教师一家长”双线双向禁毒教育网络,实现了20年来全县高(职)中小学在校生涉毒“零记录”。此外还巧打亲情守护“牌”,围绕“关爱妇女、重在实效”的要求,提高留守妇女儿童的禁毒意识,进而提高全家人的防毒拒毒能力。
齐抓共管真情帮助完美回归
石阡县社区阳光服务中心内部设置了阅览室、休息室、心理咨询室等,司法、人社、民政和卫健等部门已入驻办公。据介绍,该中心主要为帮助吸毒人员戒毒康复,开展禁毒宣传,以及为涉毒人员提供就业安置、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等。
禁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单打独斗难成气候,齐抓共管才能见成效。石阡县按照“禁毒工作人人参与,无毒净土个个受益”的思路,充分发挥社区、驻村干部、帮教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真情帮助涉毒人员重拾信心,健康生活,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社区戒毒人人参与、阳光生活盼你回归”。石阡县阳光服务中心便是石阡县利用社区优势,专门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打造的民生工程。该县坚持阳光服务中心实体运作,坚持禁毒教育、戒毒治疗、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帮扶救助、动态管理“六位一体”一站式服务,认真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定期尿检,服务救助,心理咨询等帮扶工作,确保各项戒毒康复措施落到实处,引导他们通过劳动自谋出路,使其尽快真正地融入社会,回到家庭和亲人的怀抱。当前,实现了强制戒毒执行率100%,无缝对接率100%,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控率100%。
该县还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乡贤会成员等,对现有吸毒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导吸毒人员解除思想包袱,重拾生活信心。每年定时分期分批组织涉毒人员、重点人员到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参观,通过看案例、谈体会,引导涉毒人员坚定意志。还组织动员吸毒人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和家族中明理人,特别是德高望重的寨佬、乡贤作为情报员、教导员,负责对吸毒人员进行教育感化和监管
该县坚持“职能部门主导、乡村干部主体”,把问动向、问健康、问生产和管行动、管教育、管转化、管帮扶的“三问四管”机制纳入乡村干部绩效考评,形成禁毒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大格局。
该县还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壮大禁毒志愿者队伍。目前,该县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的禁霉社会组织共有4个,志愿者队伍1.2万人,实现戒毒人员出所管控率达100%。
就业安置倾力帮扶斩断穷根
当前,因贫致毒、因毒致贫的现象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同步小康的“拦路虎”。近年来,石阡把禁毒防毒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树立“毒品不除、穷根难断,拔掉穷根、必除毒品”的理念,通过采取“党政主导、部门主动、社会主力、企业承载”的方式,发挥部门优势、调动各方力量,按照集中安置、分散安置、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公益性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精准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实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自我”目标。
在就业上,该县大力支持阳光工程安置示范基地建设,对阳光安置企业从政策、服务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到阳光安置,并与企业签订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协议,为涉毒人员提供多元的就业岗位。此外还利用企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渠道,按“季度测评、半年试用、年度考核”的方式,对服从管控的人员提供就业扶持。目前,该县共累计培训涉毒人员735人(次),就业安置328人,实现自主创业90人,自谋职业207人,实现有就业意愿安置率达90%以上。
针对涉毒人员相对较多的乡镇、村寨,石阡每年组织一支科技扶贫工作队,进村入寨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组织动员发展烟、茶、果、畜等特色种养业引导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职能部门和乡镇主动协调党建帮扶部门,为涉毒人员争资金、跑项目、送技术,让涉毒人员、涉毒家庭通过发展产业走上致富之路。目前,已有110余名涉毒人员通过流转、承包、合伙等方式发展种养业、开办农家乐,其中18人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
除此之外,该县还采取“部门补贴、乡镇补助、企业支持”的方式,将园区、企业、酒店作为实训基地,从全县各行各业中选派业务骨干,开设农技班、维修班、餐饮班,定期定点对涉毒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创业路径。对有想法有能力的涉毒人员加大政策扶持,积极从项目、资金、服务方面给予倾斜,及时解决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文| 石阡县禁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