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贵州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万山:绿色养殖“钱”景旺 强村富民路更宽

近年来,万山区广大群众创新思路,发展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养殖产业,拓宽了增收致富路。

在下溪乡官田村一个独立的院落里,机器轰鸣作响,工人正在忙着制作鸡饲料。据了解,该鸡场通过收购本地鸡培育鸡种,孵化优质鸡苗,保障生态环保、肉质鲜美的本地跑山鸡出栏销售。养殖户不仅鼓起了腰包,还吸纳了附近的村民务工共同致富。

“我到鸡场这上班一个月3000多元,照顾家里也方便,日子过得非常好。”下溪乡官田村村民唐海英笑着介绍道。

图1:唐海英在忙着制作鸡饲料

唐海英在忙着制作鸡饲料

据鸡场负责人介绍,得益于财政扶贫资金30万注入,目前已经建设起30个养鸡棚,每棚差不多养殖有700只鸡,年出栏在20000只以上,毛收入可达130万元,每年拿出3万元为村里建档立卡户分红,让百姓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同样尝到养殖甜头的还有敖寨乡的瓮背村,该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建设起肉牛厂房2个,存栏有50余头,每年可收入50余万元。当地的村民不仅能在此务工获收入,还能享受到产业分红,真正实现了薪资分红双丰收。

图2:工人在给肉牛喂食

工人在给肉牛喂食

“我们上班一个月有2000多元,每年还有分红,离家又近,工作也轻松。”敖寨乡瓮背村村民文秀英开心地点赞道。

肉牛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激发了群众的发展信心,村里决定继续扩建厂房,进一步拓宽致富路。敖寨乡瓮背村支部书记杨昌喜表示,“目前,我们牛场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每年能带动175户597人,拿出利润的60%给他们分红,大家都很满意,都有信心搞好产业。”

图3:瓮背村肉牛养殖场

瓮背村肉牛养殖场

如今,在万山区各乡镇(街道)随处可见蓬勃发展的特色养殖产业。标准化养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使各项养殖产业发展成为了群众致富的新途径。(区融媒体中心  夏颖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