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贵州 > 正文

【乡村振兴】高楼坪乡:树上挂枣树下结瓜 一地多用收益广

树上挂枣、树下结瓜。近年来,高楼坪乡通过流转辖区荒废土地,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发展“林下经济”,让280余亩土地收益叠加。

炎炎夏日,在高楼坪乡高楼坪村蔬菜大棚基地里,郁郁葱葱的枣树枝丫繁密,并挂满了刚发芽的青枣。工人正在给果树环状剥皮、修剪、疏果,为接下来的丰收做好前期准备。 

图1

冬枣素有“百果王”之称,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血养颜、益气生津、开脾润肺、散淤生新等功能。2017年,高楼坪乡抓住“商机”,在高楼坪村流转了村里闲置的280余亩土地,成立了红色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从山东沾化引进冬枣进行种植。经过四年发展,高楼坪村的枣树从3000余株发展到8000余株,经济效益越发向好。在2020年仅出售6000余斤冬枣,产值便达10余万元。今年种植量再增加,大伙更是充满信心。

图2:成熟的冬枣

成熟的冬枣

据高楼坪乡高楼坪村村委委员杨春珍估算,“一个大棚能够产7、8百斤枣子,总共有14个大棚,今年能够产10000多斤。”

树上收获甜蜜枣,树下再结甜蜜瓜。冬枣的试种成功大大提升了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为进一步增加土地的附加值,2020年,村里便开始在果树下种植西瓜、西兰花等果蔬,每亩地能增加2至3万元的收益。

图3:西瓜

西瓜

高楼坪乡高楼坪村村委委员杨春珍笑着对笔者说,“通过树上种枣子,树下种西瓜,我们村的瓜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图4

瓜果喜丰收,村民笑开颜。高楼坪村通过“一地多用”让土地效益叠加,让村民们的腰包日渐鼓了起来,成为高楼坪乡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一张靓丽名片。(区融媒体中心 麻洲)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