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朱砂古镇游人如织,红色旅游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走进“那个年代”,感受旧时氛围。
朱砂古镇,曾是上世纪50年代的“贵州汞矿”,“那个年代”一条街,曾是汞矿数万职工家属生活和工作之地。如今,50余载过去,漫步“那个年代一条街”,修旧如旧的建筑,回荡耳边的红色经典歌曲,仿佛一瞬间又将游客拉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矿工们的生活场景中。而在国营服装店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正挑选着“戎装”,重温着那个年代的记忆。
“我们参观了那个年代一条街,就像回到了父辈的那个年代,感觉他们当时虽然很辛苦,但是内心很充实,也挺幸福的。”江苏游客刘女士感慨道。
无论是儿时记忆中的服饰,还是那修旧如旧的老建筑,一帧一幕都极具年代感,无一不向游客散发出“那个年代”的“红色”气息,吸引着他们驻足观光,感受独特的万山文化。
“这边的建筑很有历史感,感觉年轻人可以多来看一看走一走,了解一下过去的艰难和如今的幸福。”江口游客廖先生点赞道。
另一边,在万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引得游客不时驻足观看,感悟万山丰富的红色文化,感受万山人民“为国分忧、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一睹“千年丹都”的蜕变。
近年来,万山把朱砂古镇景区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充分发挥了景区红色记忆展厅的职能,让游客置身于景区环境,切身感受那个年代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万山区融媒体中心 麻洲 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