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正文

江苏扬州去年以来共审理毒品案件296件

文章导读: 6月24日上午,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2014年以来,全市两级审判机关共受理毒品案件296件。

江苏扬州去年以来共审理毒品案件296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陈瑜) 6月24日上午,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2014年以来,全市两级审判机关共受理毒品案件296件。其中28名涉毒犯罪数量大、次数多、累犯、毒品再犯的涉毒犯罪分子被判处七年以上较重刑罚;153名涉毒数量不大、次数较少、初犯、偶犯或者具有立功、自首、坦白等从轻处罚情节和涉毒犯罪人员被判处三年以下刑罚。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以下五个特点:1、在犯罪形式和数量方面,大宗毒品共同犯罪比例较高,逐步形成了团伙化趋向,且涉毒数量巨大,最多已达到两千余克冰毒;2、在犯罪手段方面,毒贩运输毒品往往是自备车辆或路边搭乘汽车环环转接,或者通过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寄送毒品,交易地点经常流动,交易方式相对隐蔽,给侦缉工作增添了难度。3、在毒品种类方面,传统毒品海洛因比重下降较大,只占6.2%,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冰毒(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麻古(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咖啡因)、K粉(主要成分氯胺酮)、摇头丸(MDMA)占93.8%。此外,吸毒人员将国家管控的容易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品情形亦有发生,毒品种类多元化特征愈发明显。4、在涉毒行为类型方面,由原先的以贩卖毒品、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等行为,向走私毒品、制造毒品、非法买卖易制毒物品等新类型涉毒犯罪行为演变,社会危害日益严重。5、在涉毒人员方面,由以本地人为主,向以流动人口居多转化,甚至有台湾同胞、外籍人员参与。绝大多涉毒犯罪分子系社会闲散人员,年龄一般在18岁至50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女性涉案人员日渐增多。既贩又吸涉毒犯罪分子占比58.3%,他们常常是自己先吸食毒品成瘾,为维持吸食毒品的资金来源,则采用以贩养吸的方式,零包贩卖毒品。

涉毒犯罪案件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吸毒人员日益增多,毒品的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加上高额利润的诱惑,毒品犯罪已成为某些人快速致富的首选捷径。2、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易被涉毒人员利用。法律规定,容留三人或容留他人三次以上吸食毒品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然而,有些被决定强制戒毒二年或三年的吸毒人员为规避强制戒毒的执行,主动供述容留他人吸毒或者贩卖少量毒品的犯罪事实,以期换取相对较轻的刑罚,涉毒案件数量虽有所上升,但打击涉毒犯罪人员的效果却降低。3、社会管理不能适应发展的新形势,在经济转型之际,部分人员没有固定职业,一些刑满释放人员未能得到及时安置,缺少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容易步入为攫取非法利益铤而走险从事毒品犯罪活动。因吸食、非法持有毒品被行政拘留、强制戒毒的人员回归社会后,未能得到社会有效帮教,无稳定收入,极易重蹈覆辙。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