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深度解读】“大咖”激辩:金融监管该紧还是松?

文章导读: 关于世界经济大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可是很有发言权的。“全球已经有复苏迹象了,但并不强劲。如果再来一场危机的话,必然是一场全球的危机,因为我们活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世界中。”

【深度解读】“大咖”激辩:金融监管该紧还是松?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记者赵明昊

学界有种“有趣”的看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基本上每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大的金融危机: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起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眼瞅着时间就要走到下一个“危机节点”了,身处博鳌小镇的全球智者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就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小厨带你去“下一次金融危机”分论坛上听听他们咋说吧。

关于世界经济大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可是很有发言权的。“全球已经有复苏迹象了,但并不强劲。如果再来一场危机的话,必然是一场全球的危机,因为我们活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世界中。”

得出这个结论,朱民有两个依据:首先是全球贸易增长率40年来首次低于GDP增长率;其次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金融部门却过度膨胀,实体经济和金融错位依旧,而金融部门增长强劲的时候,影子银行增幅远超过商业银行。

朱民的判断,是不是让你感到一丝丝凉意。怎么办?

朱民认为:一是要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二是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因为低利率让保险业未来的收益和回报产生了缺口;三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要协调一致,不能“五龙治水”,财政部、美联储和州政府都需要认真看待这个问题。

加强监管?黑石集团主席CEO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有点不同意了。他表示,当前对金融机构过于严格的监管才可能造成下一场危机。

也许有人会说,他这是“屁股决定脑袋”,金融企业向来不喜政府监管。但是,施瓦茨曼的判断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支持。他说,在美国,随着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市场的流动性不仅下降了,新增贷款发放过慢还导致世界经济没有达到应有的表现。那为什么会造成危机呢?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譬如一家机构需要出售债券,但是流动性不足,没有人来买,他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而长期的“有价无市”会让整个债券市场崩溃。严格的监管让每一家机构都安全了,但流动性不足却让整个系统都出现了风险。

真是这样吗?这种观点要辩证地看。朱民先生就说了,虽然流动性不足是现在最大的问题,但不足的是在金融机构和实体机构之间的流动性,而不能只关注于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性。看起来,对“严格监管”的理解,采取“双重标准”也是个问题,美国人民要注意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心,因为这是个“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的时代。对此,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当前的健康平稳增长,中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首先是中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远低于世界水平,只有1.3%左右,而全世界前25大银行,除去中国的几家外,不良贷款率在3.96%左右;其次是中国商业银行贷款的拨备水平很高,现金一般在200%,世界其他大银行只有100%;此外,中国政府推出万亿地方债的债券置换计划也很好,用信誉更好的财政债券来置换已经存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不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付息成本,也提高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安全性。

看来,对于下一场金融危机是否会来,不必太过紧张,但未雨绸缪总没错,有备无患哦。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厨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