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文章 > 正文

国际原油人民币结算:是谣言,也是预言!(3)

文章导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凤桃谈佳隆︱北京、上海报道   一个外国牧师说了一句话,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甚至有人说,这句话直接导致近期国际原油指数的连续下跌。   这句话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只因为它的

人民币离国际原油货币还很远

目前,我国原油进出口人民币结算主要体现在双边货币兑换上。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地区共完成人民币-卢布兑换业务637笔,总额高达56亿元人民币,而在莫斯科市则实现交易3484笔,总额为14亿元人民币。除卢布以外,人民币与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也实现了直接兑换。

“货币兑换相当于我们相互交换了饭票,可以购买对方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在进出口中已接受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朱春凯说,“在石油进口中,人民币距离结算货币还很远。”

董秀成表示,即使在双边贸易中,人民币也没能成为结算货币,更称不上国际上的石油货币了。目前,即使是少量地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尝试和伊朗、俄罗斯在原油进出口领域的交易也只是“点对点”的尝试,在国际社会中并没有普遍性。

从中国的石油依存度以及进口国来看,中国要实现石油进口领域的人民币结算困难重重。根据罗佐县提供的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5000多万吨,从安哥拉进口3000多万吨,从伊朗进口2700万吨,上述石油进口量占总进口量40%以上;从俄罗斯进口2000多万吨,占总量的7.8%;另外阿曼苏丹、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的进口量都只有总量4%~5%。

“他们可能使用人民币结算吗?”罗佐县对记者坦言,“除非经济往来非常密切,相互依存度非常高,这种情况下用人民币结算还有一定现实意义,否则人民币本身又不是世界货币,在国际上不能自由兑换,那么,用人民币结算就失去了意义。”

朱春凯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就如同我们单位的一张饭票,只能在我们食堂就餐,你和别人交易,别人就不愿意要这张饭票。”

王震表示,原油进出口人民币结算的前提还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这背后需要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从推进人民币的市场化、加强汇率的灵活性上下工夫。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