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 > 中国经济周刊 > 第10期 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总第 783 期 2020年5月30日出版
往期回顾: 查看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凝聚智慧力量 迈上新的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民族复兴光明前景催人奋进。

人民日报社论| 决胜全面小康 共襄复兴伟业

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人民政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封面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

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与代表委员共商经济发展大计纪实

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习近平就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一一作出回应,提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擘画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大方略。

代表委员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稳妥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图解2020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同时,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究竟有多特殊?

虽然报告时间短,但报告内容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往年,甚至是更受关注。

总理记者会|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共回答了11个来自中外记者的提问,话题涉及宏观经济政策、中美关系、就业等等。

影像

影像 | 2020全国两会:特殊时期特别关注

从4月29日正式公布两会召开时间,到5月21日、22日全国政协、人大会议先后开幕,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两会聚焦

两会聚焦| 民事权利保护迎“法典”时代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两会聚焦|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港区国安法”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核心要义。

两会聚焦| 2020“国家账本”亮相: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

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新增设立了特殊转移支付,安排资金6050亿元,作为一次性财力安排,用于支持地方落实 “六保”任务,重点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应对下半年不确定因素等。

两会聚焦| “两高”报告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

“两高”报告干货满满,披露了许多重要信息。其中,加强民营经济法治保护、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都为民营企业家们普遍关注。

部长通道

部长通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经济向好趋势没有变

目前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不断扩大内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专注于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六保”任务;更加专注于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适应引领创造新的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加专注于实现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部长通道| 财政部部长刘昆:发力“质”和“量” ,做好“加减法”

在政府的支出管理上,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

部长通道|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确保小康之年粮食丰收,老百姓碗里不缺肉

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粮食丰收,去年产量是13277亿斤,而且连续5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现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达到百分之百,现在库存超过一年的产量,可以供全国人民吃一年。我们对粮食安全完全有信心和底气!

部长通道| 商务部部长钟山: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要任务。一是要稳住我国外贸外资在全球的大国地位。二是要稳住外贸外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部长通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力保中小企业发展;加速5G建设

5G从今年以来加快了建设速度。现在每周大概要增加1万多个5G基站。4月份,5G的用户一个月增加了700多万,累计已经超过3600万户。

部长通道|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环保督察成效大,今年还将再启用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既服务好“六稳”,支持好“六保”,同时又要圆满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代表委员访谈录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凌云:合肥新基建有底气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凌云表示,“新基建”是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强劲新引擎,合肥发力“新基建”具有雄厚的基础,未来将抓住这一国家战略机遇,努力建成国际领先的新型基础设施集群,构建国内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打造长三角地区一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委书记郭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清远要加快与广州一体化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清远市委书记郭锋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给出的清远答案。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溧阳市委书记、市长徐华勤: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全国两会召开前,全国人大代表、溧阳市委书记、市长徐华勤,一直在为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忙着开展基层调研。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疫情之下绝不裁员 带货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制造

5月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驻地视频采访室,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云专访。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业券比消费券更有效,建议提振生猪养殖产业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高位猪价问题,刘永好分析,今年猪肉相对短缺和价格高的格局还会存在,猪肉不会过剩。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让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未来

詹纯新认为,人工智能的战略性地位和头雁效应,更应体现在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上。由此推动产线、车间、企业的根本性变革,重塑生产运营、产品服务、组织流程等业务场景,打造创新业态。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激励药品创新,加快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落地实施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丁列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疫情对正在推进的新药研发影响更为深远,特别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企业承担着较大风险,影响到医药自主创新进程。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给新基建夯实安全地基 重点“盯防”工业互联网安全

在周鸿祎看来,网络安全技术本身在不断地进化,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新技术越多,产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高,网络安全的威胁就越大。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企业家在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

“乡村振兴以人为本,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应以有乡土情怀、新知识结构的返乡年轻人为主体,就是现在互联网说的后浪,建议地方政府积极规划、引导年轻人回乡,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创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集群效应。”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推动灵活用工新模式

姚劲波表示,六稳六保其中首位的就是保居民就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就业市场也在逐步复苏,一些行业招聘求职指标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春节之后十周的求职需求已恢复到去年节后高峰的98%,各行业企业招聘以及求职者求职需求也逐渐上涨。

代表委员访谈录| 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董事长曹志强:两大路径提升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面对疫情影响之下,钢铁行业暴露出的产业链、供应链问题与风险,今年3月,曹志强就曾发出预警,“4年多以来的去产能成果面临威胁。”

热点话题

热点话题 | 收官不能等到年底,7月就启动脱贫攻坚普查

“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目标。

热点话题 | 减税费、降成本、助融资,多方齐发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这些受疫情所困的中小微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热点话题 | 提前人才储备,保护新就业形态

毫无疑问,保就业是当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第一民生工程。

热点话题 |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在哪儿?怎么“建”?

疫情下,电子商务、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无人技术、机器人、健康码、直播等基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和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苏经济“两场仗”提供了重要支撑,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推动新基建的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

热点话题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都成“吸金”大户

“新基建”浪潮澎湃而至,为能源、交通等基础性产业带来新风口和新机遇。

热点话题 | 疫情让产业链薄弱环节凸显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今年两会的新话题,也是热议的话题。

热点话题 | 数据也是生产要素,如何共享、流通和确定

根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明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政策文件,是要充分发挥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资讯

【CONTENTS】May.30 2020ChinaEconomic Weekl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strengthened the confidence and courage of the entir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 to turn pressure into motivation and turn crises into opport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