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 > 中国经济周刊 > 第48期 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纪念特刊 总第 648 期 2016年12月12日出版
往期回顾: 查看
影像·论坛掠影

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掠影

12 月3 日,由人民日报社、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

全景·现场回放

论坛综述|向创新要动能,向改革要红利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如何完成结构转型、保持中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艰难而紧迫的课题。

开幕致辞 |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中国经济论坛创立十六年来,始终以“把脉中国经济,探寻增长路径”为宗旨,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舆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新动能”。

主旨演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构建工业发展新体系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所形成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工业创新转型的关键依托,对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保障产业安全意义重大。

主旨演讲 |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

我们能够赶上这个时代,大量年轻人赶上这个时代,这表明一场悄悄的人力资本革命正在中国形成。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力资本革命最后所带来的成果,也许时间越久我们看得越清楚。

主旨演讲 | IMF原副总裁朱民:2017全球经济的确定与不确定

对于2017年,全世界都需要对美国的不确定性予以特别的关注。这就是我看到的2017年世界经济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主题演讲 | 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选择。深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取得了明显成效。

主题演讲 | 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打造中国工业2025 提升国家硬实力

若要确保上述国家硬实力自主、独立、先进和强大,我们就必须发展“自主可控,技术超越”的工业体系,打造“中国工业2025”。

论道·专题研讨

高端对话 | 论道PPP:资源配置与要素效率

在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对话嘉宾回顾PPP三年改革历程,畅谈政府、企业如何作为,以保证PPP改革不忘初心。

高端对话 | 工业互联网与经济硬实力

究竟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在我国有哪些具体的实现途径?其推广又面临哪些障碍?在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各位嘉宾畅谈工业互联网如何落地,以及其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硬实力提升的意义。

高端对话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破局

农村金融应该如何破局,才能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呢?在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高端对话”现场,来自央行、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嘉宾共谋良策。

榜样·颁奖盛典

颁奖盛典|2016中国创新榜样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佳义为“2016中国创新榜样”获奖者颁奖。

专访间 | 董明珠喊话资本不要做罪人,将继续专注中国智造

对于董明珠来说,人事调整早已板上钉钉,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回应突如其来来自“野蛮人”的问候。

专访间 | 三峡燃气董事长谭传荣:与央企合作,民企要学会做小兄弟

“民营企业要投资合作,账肯定会算得很清楚,因为有利益在其中,就会去监督。两者之间的合作,很自然地就会形成民企与央企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三峡燃气董事长谭传荣说。

专访间 | 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 PPP模式激活民间投资活力

严春风直言,“当政府懂得用资本的力量去实现资本的工作,将有形的手变成无形的手,效果更好,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专访间 | 广东百业投资集团董事长钟期:从供给侧改革与金融改革中发现新动能

在钟期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与否,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回声·媒体观察

数百家媒体、数亿网友 共同关注这场年度经济盛会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家中央媒体和政府网站、15家地方媒体、27家门户网站及专业类媒体、46家新媒体报道了此次盛会,传播稿件近300篇;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微博等,进行了现场图文、视频直播,并推送给数亿网友;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还将持续进行深度报道。

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幕后花絮

已经连续举办16 届的中国经济论坛,在新启用的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