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 > 中国经济周刊 > 第34期 2016太阳岛论坛纪念特刊 总第 634 期 2016年8月29日出版
往期回顾: 查看
影像 论坛掠影

影像| 论坛掠影

以“激发内生动力,闯出振兴新路”为主题的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8月19日至20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论坛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图为“太阳岛论坛”开幕式举办地哈尔滨大剧院。

全景 现场回放

论坛综述| 东北再出发

8月19日,在哈尔滨一年中最明丽的季节,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大剧院大剧场隆重开幕。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节点

东北全面振兴事关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事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周边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哈尔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康翰卿:协同发展、合力攻坚,共谋东北振兴

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加强东北地区各城市协作 推动产业升级

破解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既要靠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也要靠加强与东北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

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利国:共享共谋共创 实现互利共赢

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提出建议,那就是:共享新成果、共谋新格局、共创新未来。

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晶莹:共筑东北振兴 让唱衰东北的调子不再有

当前经济是板块经济,东北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东北城市间联手合作,才能重振士气、重构局面、重建未来,让唱衰东北的调子不再有。

大连市常务副市长曹爱华:东北振兴需要推进体制创新

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四个着力,那么也会取得一针除弊的效果。没有东北的振兴,就不会有国家发展的区域平衡;没有东北的振兴,也不会有东北亚经济圈的均衡。

著名经济学家、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振兴东北须完成两个任务

东北真正要完成振兴,还有些很艰苦的任务需要完成。我有两个比较刺激点的看法,说的不对大家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尝试“体制复制”,以换环境为突破口,推动东北再振兴

东北振兴需要新的思想解放,在制度创新上做大量文章,而不能仅限于以前的老办法。一种可以探讨的思路是在一定范围内换环境,尝试体制复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让东北农民再种出一个大庆

黑、吉两个省有大量的丰富的生物资源,有非常多的陈化粮,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个目标,让土地上再长出一个大庆,让农民再种出一个大庆。

格力集团、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创新是永恒的话题

参加这个论坛,想谈一点作为企业我们怎么样推动中国的进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概括讲,无非两个字:“创新”。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振兴东北,我们还有教育

东北教育的门类十分齐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纵观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有大学的地方都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无论硅谷,还是别处。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东北振兴战略站在了历史新节点上

这一年以来,东北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乃至于发展形势跟去年相比发生重大变化。我个人觉得东北目前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国务院研究室工业和交通司副司长张泰:新一轮东北经济振兴要补三个短板

东北三省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 黄利斌谈东北振兴:离不了工业,离不了制造业转型升级

无论从全国还是从东三省的情况来看,下行的压力是共同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共同的。东北地区可以说困难更大一些,问题更突出一些。我们要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东三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东北农业金融大有潜力可挖

怎么支持东北老字号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字号产业的培育,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文章可做。

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有了人才和技术,资金自然就可以配套上去

从东北来看,银行业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支持东北的转型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东北对外开放大格局

我也在建议有关方面能尽快形成东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的行动规划,这对于扩大东北开放,尽快形成东北振兴的新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端对话之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发展新动能

如何破解瓶颈,在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的分论坛“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发展新动能”现场,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家就此展开一场高端对话,建言献策。

高端对话之供给侧改革下的民营经济机遇

民营经济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话题,来自部委、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嘉宾共聚一堂,畅述己见。

高端对话之凝聚资本力量 助推东北振兴

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与金融发展的共振?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推东北振兴”为主题,围绕企业如何有效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如何规范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优化资本供给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看点 媒体聚焦

这场关于东北振兴的太阳岛论坛,吸引了数亿人的目光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5家中央媒体、9家部委和政府网站、34家地方媒体、26家专业类媒体、27家新媒体,共计131家媒体参与报道了此次盛会,刊发原创稿件近百篇

回声 场外观察

点赞:我顶东北三省

东北现状是国家工业脊梁,重要性突出,应予重视;东北基础雄厚,投资边际效益好,应予支持,一条条地驳斥了地方利益驱使下的唱衰东北的言论。

问诊:东北需要打一场翻身仗

东北的问题深层次上是人的问题,是官思想的问题。

出招:假如我是东北的一名官员

中央要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扶持,更要加快国企陈旧的体制改革;政府增强服务意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奖励创新,东三省也会生龙活虎的。

雪国江畔的中国式建筑——哈尔滨大剧院设计师马岩松谈设计理念

作为哈尔滨市标志性建筑,哈尔滨大剧院美仑美奂的设计与营造给论坛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CONTENTS】August.29 2016 China Economic Weekly

On August 19, 2016 Sun Island (Taiyangdao) Forum jointly hosted by Harb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China Economic Weekly op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