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江川区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显成效

近年来,江川区积极组织实施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79平方公里,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流域内水源区保护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春耕备耕时节,前卫镇业家山村委会云峰村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里,当地群众正忙着收割油菜、翻地起垄,为接下来的烤烟移栽做准备。云峰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春称,以前这里都是坡地,因为耕种不便,加之缺水,种烤烟、玉米都是靠天吃饭,坡改梯工程的实施,让这里的群众有了盼头。“以前种地不方便,开车去种都是又伤车又累人,现在改成梯田,农户个个都满意,栽下来产量也高,以前收入一年有五六万块,现在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多。”李富春笑着说。

1.jpg

江川区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工程主要涉及前卫镇云峰村、水月村、唐家山村、团山村、三石河村及安化乡光山村、李家营村,面积累计达410公顷。“坡耕地保水和保土的能力都比较差,从坡耕地改为梯田之后,蓄水、保土和缓洪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们通过梯田工程,作物的收成变好了,明显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江川区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罗云祥介绍说。

24座水池,29.3千米管网,沿海拔高差层级覆盖,为每一块梯田方便快捷用水提供了保障,2000多村民从中受益。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流域内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4.14万吨,年蓄水103.68万m3,蓄水保土缓洪效益显著。这些,是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罗云祥说:“项目建成后梯田的农业用水分为两个,一个是石河水库提水,另外一个是星云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水源,在坡改梯核心区铺设了32条支管,通过支管来到田间地头,既避免了污水污染,又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

此外,通过对水环境、人居环境、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小流域内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有效减少流域污染负荷排放量,改善渔村河水环境,促进星云湖水质改善。项目实施后小流域内森林覆盖率从以前的29.04%提高至50.58%,有效改善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其他生物种群繁衍,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流域内水源区保护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在其他适合的项目区范围内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惠及更多的老百姓。”罗云祥说。(张艳芬 段金行 李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