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税务局:税惠赋能金色产业 黄花铺就振兴之路

凌晨4时的吴忠市红寺堡区,大地仍沉睡在浓墨般的夜色里。太阳山镇兴民村3200亩的黄花菜地里,村民们顶着头灯,争分夺秒采摘黄花菜。当第一缕晨光温柔地驱散黑暗,眼前的金色花海逐渐清晰。近年来,红寺堡区的黄花菜品质越做越优,打造了“红寺堡黄花菜”“兴茗萱”“黄金萱”等品牌,黄花菜产业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税惠红利浇灌 黄花带来致富经

黄花菜种植是红寺堡区重要经济产业之一,2024年红寺堡区黄花菜鲜菜产量达7.3万吨,建立了66家家庭农场、25个千亩示范基地。小小黄花,在红寺堡区已铺展成4.6万亩的产业画卷,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而这幅优美动人的种植画卷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描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和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销售自产黄花菜免征增值税,我们用这笔资金扩大生产,让这些小黄花铺满了全村千亩土地,这也成了我们村的致富产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玉春感慨道。

聚焦“小黄花”培育“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吴忠市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根据黄花菜企业及合作社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差异大等实际情况,组建了助农服务团队,采取分类分级管理服务模式,“量身定制”税惠政策辅导资料。围绕黄花菜种植、收购等环节及时宣传最新税费优惠政策,辅导合作社、农业企业开票、申报、规范账簿等,助力黄花菜茁壮成长。

产业模式升级 黄花迎来及时雨

走进柳泉缘合作社的生产间,蒸汽氤氲,呈现一派繁忙景象。经过培训上岗的多名村民,正在忙着蒸制、烘干、包装黄花菜。近年来,借着电商经济发展的东风,红寺堡区黄花菜通过打造“线上+线下”营销模式,销售额不断增长,反哺上游加工产业,不到两年,就建立了5家加工企业、27个专业合作社,综合产值突破4亿元。

“电商销路打开后,我们合作社规模扩大,加工黄花菜数量翻了好几番,无论是收购黄花菜,还是购置加工设备,都需要开具大量发票,我们很担心在税务合规方面出现问题。税务部门的服务就像‘及时雨’,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服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政策、掌握办税流程、规范财务管理,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柳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娅梅说道。

为紧跟红寺堡区黄花菜产业规模发展,吴忠市税务局努力跑出税收服务“加速度”。针对加工环节,不断优化了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流程,并由助农服务团队深入合作社和企业,提供精细服务指导,确保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充分享受购置固定资产等进项抵扣。

电商联通四海 黄花走好发展路

近年来,红寺堡区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和电商经济发展。黄花菜销售更是以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网络平台带货等形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将黄花菜远销各地。

“每年产品还没加工完,订单就已排满,其中不乏国外的大型客商,需求量极大,但每次都要随货开具发票。税务部门得知我们企业的需求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服务,手把手辅导电子发票开票流程,帮助我们在销售旺季迅速将黄花菜卖出去。尤其是今年行情看涨,鲜菜每日收购超万斤,干菜每斤卖到二十七元,出口的价格更高。”合作社负责人苗军说到这里喜上眉梢。

为助力黄花菜产业发展壮大、走出国门,吴忠市税务局量身打造了“税务+电商+乡村振兴”服务链,开通农产品服务专线,以“点对点”送政策、“一对一”问需求、“面对面”听心声的方式,定期深入黄花菜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提供全流程政策辅导和退税加速办理,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护航企业行稳致远,让红寺堡黄花菜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为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贡献税务力量。(王文轩 周新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