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新能源充电桩宛如绿色交通的“血管”,连接着能源转型的未来。然而,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充电桩生产安装相关企业却面临着重重挑战,高昂的初期投入和漫长的回报周期曾像一道无形的“坎”,让企业步履蹒跚。银川市税务部门聚焦辖区新能源企业“急难愁盼”,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以高效服务与法治护航,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铺就了一条“向绿而行”的坦途。
宁夏城市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成立两年多的新公司,承接着银川市多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巨大的前期投入和经营阶段累积的大量留抵税额,一度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金凤区税务局在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开展日常扫描时,精准捕捉到了企业的发展“焦虑”。税务人员迅速围绕企业进项构成、申报经营状况进行深度“画像”,发现该企业符合申请留抵退税政策的条件,且纳税信用良好,税务人员随即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推送政策要点,并组织业务骨干主动上门“问诊”,详细解读留抵退税政策适用条件和申报流程,并辅导企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约613.9万元。
“税务人员不仅讲清了政策,还手把手教我们准备申报材料,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合规经营的决心。”宁夏城市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王江林说。
为了让政策红利成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活水”,金凤区税务局为新能源企业开通了留抵退税办理“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对接、优先审核、快速流转”的服务模式,办理时长大幅压缩60%以上,实现退税资金“快享直达”,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这笔退税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不仅是资金的扶持,更是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鲜明信号,让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王江林激动地表示。
在加快留抵退税办理效率的同时,银川市税务部门坚持“退稳、退准”原则,筑牢风险防线,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一方面,主动加强与市监、消防、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研判企业经营实质、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确保政策惠及真正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构建“信用+申报+风险”监管模式,建立退税企业“合规经营管理台账”,对已申请留抵退税的企业进行持续动态监管和分类管理,强化案头复查,确保政策精准安全落地,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
“税务部门在高效办理退税的同时,也反复提醒我们珍惜纳税信用。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税惠政策是‘及时雨’,但企业的长远发展,说到底还得靠守法经营。这笔账,现在算得更清楚了。”王江林深有感触。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既需要释放政策“暖意”,更要夯实法治“基石”。如今,银川市街头巷尾的新能源充电网络正在加速铺开,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亮丽风景。银川市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费服务举措,深化政策宣传辅导,强化部门协同共治与全链条风险防控能力,不断以政策“执行力”换企业“发展力”,为绘就银川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画卷贡献坚实税务力量。(王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