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曹煦 郭振华) 党心所向、民心所依,脱贫攻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月5日,在北京河南大厦见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伊川县城关镇南府店村党委书记张龙安时,他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划满了各种标记。
张龙安在分组讨论中发言
“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表述被他重重地圈了起来。
“开展强村带弱村协作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事。” 张龙安说。
故事首先要从张龙安所在的南府店村说起。多年前这个还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家家户户拥有自己的“第三产业”,村民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截至2016年底,村集体公共资产已达31亿元,除了参与集体经济所获得的个人收入外,全年为本村居民发放各项补贴4000万元,人均达5200元。
“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一个个关键词,勾画着农村发展进步的思想坐标。这些美好的愿景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南府店村得到了清晰有力的注脚。
“先富帮后富,强村带弱村,我们村决定帮扶一个贫困村。” 张龙安带领南府店村党委一班人经过研究,决定用这种形式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出一份力量,做出在全国都属鲜见的“富村帮穷村”这一决定,张龙安坦言,“我们把扶贫攻坚当成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经过反复考察商榷,南府店村党委在伊川县目前共有的56个贫困村中,选择了高山镇谷窑村作为他们的扶贫村。谷窑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28户,1558口人,为省定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319人。
针对谷窑村的实际情况,南府店村两委会“把脉”后认为:谷窑村虽然贫穷,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具有多年的蜗牛养殖经验,只是苦于观念相对落后,经济困难,无力投资,缺乏经营场地和应有的设备及设施,使这一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才使得一部分群众找不到致富的门路而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
南府店村援建谷瑶村扶贫攻坚产业园外景
扶贫攻坚产业园里的蜗牛养殖基地
整箱的蜗牛,即将发往北京市场
张龙安为谷窑村量身开出的“药方”是:“要根本上解决谷窑村的贫困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发挥优势,鼓励和帮助谷窑村干部群众采取“公司+农户+市场”的方式,发展蜗牛养殖,以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在南府店村的帮扶之下,谷窑村的脱贫举措很快落地:一座扶贫产业园在谷窑村拔地而起,园区占地近20亩,建成厂房4栋,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成蜗牛养殖特色园区,累计已投入资金300万元。
据张龙安介绍,2016年,产业园区蜗牛养殖户已入住30家,共安排上百人就业,对一些缺乏技术的贫困户,园区通过带动或托管代养的方式养殖蜗牛,售出后,对每个贫困户按照不低于利润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进行分红,保证每个贫困户每年保底收入不低于3500元。“对患有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园区与农户签订协议,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按照每年纯收入的5%进行分红。” 张龙安特别强调。
张龙安算了这笔“经济帐”:
养殖蜗牛需用厂房100平方米,养殖周期为四个月,每年出售三批。每户年产量2万斤,每斤7元左右,每年每户毛收入14万元左右,利润可达7万元,园区按40家计算每年可收入280万元,
“今年年底全村可以脱贫,两年内实现小康村。”张龙安充满信心。
“先进村”帮“后进村”脱贫,有什么心得体会?未来有什么打算?
张龙安:通过经常性的交往和交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感到,暂时解决农民收入上的贫困其实简单,但是,却极易造成脱贫人口重新返贫和贫困人口陷入在贫困的风险。
扶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除了要继续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外,重点是要做好产业扶贫,这是治贫的根本性措施。
2017年,我们南府店村将坚持先富帮后富,强村带弱村的扶贫开发思路,在继续做好谷窑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已主动和县政府沟通再帮扶一个贫困村,决心在全国扶贫攻坚的最后阶段,再攻下一个堡垒。
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工作如何落到实处,你有何建议?
张龙安:第一,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于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建议基层党委要选拔任用有大局意识、有经济头脑,敢于奉献、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党员,担任村领导,能够带领全村发展集体经济。
回顾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明星村,几乎无不是有一个明星式的带头人,就像是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王宏斌带领南街村、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一是要真正把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怕吃苦、秉公办事的农村“能人”推选为村级带头人。二是注重从市场经济意识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配强村级干部。
第二、多措并举做好产业扶贫。要培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要加大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要把我们的农户、贫困户和大市场对接起来,这样才能够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依托,才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在产业扶贫中,要注重发展新型经济组织,提高带动致富能力。引导村级组织和党员经济能人积极创办新经济组织,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条上。采取支部加协会、协会建支部、党员合作社、党员联合体等形式,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