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通北镇:“鹅”力勃发强产业 乡村振兴添动力

近年来,北安市通北镇精准响应全省鹅产业发展政策,聚焦“鹅经济”产业链条,坚持打好生态牌、走出特色路,将大鹅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养殖场 纪艾彤.png

养殖场。纪艾彤 摄

走进北安市通北镇新民村孝林养殖场,标准化养殖棚舍整齐排列。棚内,成群大鹅争相觅食、饮水,此起彼伏的叫声为秋日村庄增添了几分热闹。养殖场始终坚持绿色无污染的养殖理念,采用散养放养模式,让大鹅自由生长,既提升了鹅的品质和口感,又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场地负责人介绍,2020年,养殖场初建时仅有2栋简易鹅棚,年出栏大鹅1.5万只,净利润约22万元,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为了进一步做大“鹅蛋糕”,通北镇协调解决土地、资金难题;村集体以资源入股,盘活闲置场地;养殖户专注精细化运营,攻克饲养技术瓶颈,养殖场实现了“滚雪球”式发展。2025年,预计年出栏大鹅20万只,总收益将突破1008万元,净利润300余万元,较2020年增长近13倍。

鹅舍航拍 纪艾彤.png

鹅舍航拍。纪艾彤 摄

在分好“鹅蛋糕”上,养殖场与村内140户脱贫户签订长期协议,由养殖场提供鹅苗、技术、饲料,农户负责代养,出栏后按约定比例分红,彻底解决了农户“缺技术、怕风险、愁销路”的难题。在这一帮扶模式带动下,预计户均年增收2000元,较2020年实现四倍以上增长。同时,养殖场还增设2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1500元,让村民的“钱袋子”跟着产业一起鼓起来。(宋盼盼)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