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岁稔年丰,丰收的喜悦在每一寸土地上洋溢。
今年,格球山农场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第四管理区高产玉米品种,实收亩产达斤1936(14%标准水)。一个个令人感到欣喜的数字谱写出今年格球山农场的“丰收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要稳产高产,选对良种非常重要。为解决玉米品种过于单一、产量提升难的困局,格球山农场选派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与垦丰种业、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沟通合作,按照第四积温带下线至第五积温带上线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持续优化高产品种,不断探索、筛选高产优质、可操作性强的品种在科技园区进行品种试验,通过精准分析每年试验的种子品种特性、农艺措施应用、生理缺陷等情况,解码出最适合本地区积温、土壤的种子“芯片”,推广到科技示范带进行大面积种植,为大田作物品种选择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和技术服务。
为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格球山农场农业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播种量、播种期、收获期等信息,不断观察每个品种的长势,生长周期、产品特性等情况,并按时上传种植管理系统平台,依据试验数据,进行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综合评价,科学分析、精准研判,优中选优,挑拣“精品”。这些种子“精品”,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性,促进了大豆、玉米单产水平持续提高,为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技人员全程跟踪种植情况,随时解决疑难问题,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三分种,七分管”。2025年公司围绕公路沿线重点打造了三条科技示范带,总长度38.2公里、示范地块108个、辐射面积4.9万亩,组织实施高产攻关、示范项目6项,构建“科技园区—示范带—大田生产”三位一体科技研发推广体系,示范效果较对照增产10-15%。
在田间管理阶段,农场坚持以“北安模式”为遵循,以优质高产高效为核心目标,在常规的科学轮作、选优品种、分层定位定量施肥和“一松两趟三防四促”标准措施基础上,采取种子培肥,应用眠孢微生物菌剂+磷酸二氢钾+玉拌乐拌种,起到了改良土壤,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作用,播后苗前采用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进行封闭灭草,强化促早熟应用等系列措施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产量实现新突破。
为解决种植户丰收的粮食销售难的问题,农场制定了玉米销售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管理区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种植户联系玉米销售平台,在动员职工玉米地头变现的同时,根据玉米的市场行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仓储和烘干设施与农场四家粮食烘干厂进行合作,通过烘干储存、代烘代储、以储促收、以销促收等方式,多渠道推进玉米收获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种植户粮食颗粒归仓,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当科技的智慧融入沃土,当贴心的服务抵达田间,从“春播良种”到“秋收满仓”格球山农场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走出了一条以科技提升单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图文:崔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