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河农场以精准举措破题 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襄河农场第三管理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围绕已完成开槽作业的水蚀沟开展后续施工,先采用无纺布对螺纹管进行防护处理,再将防护后的螺纹管按既定位置铺设于沟底,随后用秸秆包进行回填,最后完成覆土作业。

当前,北大荒集团黑龙江襄河农场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面对不同工程的建设难点,农场坚持“分类施策、靶向突破”,确保建设实效。

项目开工仪式现场.jpg

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针对鱼眼泡导致的地块碎片化问题,专班组织技术人员逐地块排查,确定39处治理点位,采用 “清淤 + 平整 + 土壤改良” 组合方式,同步修复耕地肌理;针对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创新采用 “秸秆回填 + 边坡防护” 生态化方案,对 21 条总长 3.240km 的侵蚀沟分层回填秸秆,既减少土壤流失,又提升土壤有机质,实现 “治理与养护” 双重效果。对 8 条总长 4.721km 的排水沟,采用机械清淤与人工精细化清理结合的方式,确保沟道畅通;对 24 条排水沟、43 条侵蚀沟的护砌工程,选用高强度防渗材料,现场安排技术人员监督浇筑、压实等工序,确保护砌工程质量达标;针对 68 座新建建筑物(13 座圆涵、48 座方涵、7 座过水路面),实行 “一建筑一方案”,提前核算荷载、优化结构设计,确保设施适配农田灌排需求。

围绕“农机通行便捷、农事作业高效” 目标,对 36 条修缮道路,专班定期抽查道路平整度、厚度等指标,确保符合农机通行标准。

水蚀沟治理现场

施工过程中,为杜绝“重进度、轻质量” 问题,农场构建 “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一方面,实行 “监理驻场” 制度,聘请专业监理团队全程驻守施工一线,从材料进场(如砂石、防渗材料、钢筋等)的抽检,到每道工序(如护砌浇筑、道路压实、管道铺设)的验收,均需监理签字确认,不合格环节一律返工;另一方面,建立 “责任追溯” 机制,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的责任与工程节点绑定,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倒查责任主体,确保 “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环节” 都有人抓、有人管。正如农场项目负责人所说:“我们宁愿多花时间整改,也绝不让‘问题工程’过关,质量底线必须守住。”

农场围绕 “新建 2.0 万亩、改造提升 1.0 万亩” 的核心任务,以系统化、精细化的工作方法为抓手,在 “抓时间、抢进度、保质量” 中打出组合拳,确保项目按节点高效落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在系列精准举措推动下,襄河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工程均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12月底可顺利完成竣工验收。(文图:杨明明 滕雪琪 臧吉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