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文旅商业化转型初见成效

这个夏天,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将古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转化为发展新动能。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成功吸引旅游市场关注,实现传统文旅业态向商业化运营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文化赋能的新路径。

图片1.jpg

俄罗斯游客在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迎宾门留影航拍

图片2.jpg

俄罗斯游客参观“岭上人博物馆”

伴随着悠扬的鄂伦春族小调,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迎来了一支由140名俄罗斯友人组成的商业旅行团,游客们在乡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品尝了当地香醇的迎宾酒,参观了“岭上人博物馆”。酸甜的口感和珍贵的馆藏,让俄罗斯游客回味无穷,惊叹连连。来自俄罗斯的马克西姆看着身旁的狍皮制品说:“我原来对鄂伦春的历史不太了解,但从今年年初开始,因为课程原因,大量阅读了中国鄂伦春民族的历史,这次来到这个博物馆,真的是非常满足,我可以把这次看到的拍照记录下来,写到我的论文中。”

图片3.jpg

俄罗斯游客体验民俗项目

在新生鄂伦春族民俗体验区,俄罗斯游客沉浸式感受了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摩苏昆说唱、口弦琴演奏等民俗文化,参与互动婚俗、射箭等活动,深度体验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个弓很好玩,但我是第一次玩,有些不熟练,要是再练一练会更好,很有趣。”谢尔盖说道。

身着一身俄罗斯赫哲族民族服装的俄罗斯老大爷,很是感慨:“我居住的地方,距离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也有1000公里,我们是先到了那里再坐船来到新生乡的,这里和我想像中的一样美好,空气新鲜,有山有水,还有鄂伦春族传统民居,跟我们的纳奈族,还有埃文基族都非常相似,服装也很相似,我感到很亲切。”

夜幕降临,“梦回鄂伦春·篝火狂欢夜”的篝火被点燃。俄罗斯游客身着民族服装在舞台上热情表演,随后,手挽手围着篝火跳起了最原始的舞蹈。

这次接待活动,是由旅行社主动对接而成,对新生鄂伦春族乡而言,也是一次将鄂伦春族特色文旅向商业转化最好的成果验证。今夏以来,新生乡依托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心推出“梦回鄂伦春·篝火狂欢夜”系列文旅活动,6场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000人次,创收15万元,带动4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随着“梦回鄂伦春·篝火狂欢夜”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本地旅行社慕名主动与乡政府对接合作,让成果实实在在地落了地。针对下一步景区商业化策划,新生乡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通“引流”渠道。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党委书记张辉介绍,在冬季落雪之时,会组织开展一场,旅游公司专项体验开放日活动,让本地的旅游公司前来体验,感受景区优质资源,从而达成长期合作的意向,让“梦回鄂伦春·篝火狂欢夜”,在冬季持续发热,为乡村振兴增添助力。(关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