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监管难题,牡丹江市利用市安防委平台出台《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隐患举报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积极构建“全民监督、高效处置、重奖激励”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全民监督筑牢防线,织密隐患排查网络。《办法》紧扣整治工作重点任务,深度对标《黑龙江省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精准聚焦动火作业全流程风险,将营业期间违规动火、审批备案流于形式,作业现场消防设施缺失、安全监护缺位等13项典型违法行为纳入公众视野,为精准打击安全隐患提供“靶向指南”,为专项整治装上“制度引擎”,确保安全监管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高效处置闭环管理,提升隐患治理效能。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举报受理体系。应急管理、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核心职能部门接入“12345”政务热线,实现“一号对外”,并开通微信小程序、官方邮箱、24小时举报电话等多元化渠道,对举报信息精准分类、高效流转。建立“受理—核查—处置—反馈”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实行“首接负责、分级办理”,规范案件移送流程,严格限时办结制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及时向举报人反馈进度。
重奖激励激活共治,构建全民参与格局。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细化奖励规则,针对不同举报场景制定差异化奖励方案,对部分属实的举报精准核算金额,给予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举报奖励上浮20%的政策倾斜。明确奖励标准,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按行政处罚金额15%计算奖励,最低3000元、最高30万元;举报瞒报谎报事故,依据事故等级和瞒报人数分级奖励,最高可达30万元,点燃全民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热情。
《办法》的出台,是牡丹江市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发动群众力量参与安全监管,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治理新格局,将有力推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奠定坚实基础。(孟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