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聚焦“数智林业”建设,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构建“实时动态、精准科学、整体协同、智能智慧”的生态守护新模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全域感知 创建生态监管新蓝图
提升生态治理效能,关键要打破信息“孤岛”。龙江森工集团充分运用生态环境各要素蕴含的丰富数据信息,通过要素协同,打破各要素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龙江森工集团将“数智林业”作为一种智能化生态环境治理方式,依托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整合碎片化数据资源,以5G、人工智能、无人机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建立健全林区“空天地人”立体智能感知“一张网”,对生态环境各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采集,为集团生态精准监测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在“四预”功能基础上,龙江森工集团还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网,有效提升灾情预测和灾情应对能力。一方面通过无人机低空监测,实现航拍影像图和现场视频实时传回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北斗卫星遥感监测,结合历史数据对林区重点区域进行深入解析,为环境影响评估、治理及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智慧支撑。
“我们根据每天的气象信息,实时生成数据模型,持续开展‘预报—调度’一体化分析,做到精准防灾减灾,成功化解各项风险。”龙江森工集团森林防火部工作人员介绍说。
数字技术一体化的广泛应用,促进龙江森工集团生态治理效能和精准度显著提升。
智能中枢 构建决策指挥新范式
有了全域“一张网”的坚实支撑,综合应用指挥平台构建便水到渠成。
“生态调度指挥中心是一个集远程监控、指挥、调度和可视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实现对集团施业区内的森林资源远程监控,对森林病虫害、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黑土地等事件快速响应。”龙江森工集团资源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远程监控,可随时查看各林场瞭望塔、检查站等实时视频;调度指挥,可快速部署人力、物力到达指定位置;事件处置,对管护巡护过程发现的事件及时上报;碳汇综合服务平台,可评估现有森林的碳储量,形成碳汇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走进位于龙江森工集团总部的生态调度指挥中心,生态指挥“大脑”正不断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此外,龙江森工集团以大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智慧森工”体系中关键业务数据的重要枢纽,与各单位“生态调度指挥中心”“防灭火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并提供关键业务数据边缘计算能力,为林业数智化转型筑牢根基。
数据有生命、生命有智慧、智慧助决策。如今,龙江森工集团“三中心”的逐步互联组网,正为加快“数字林业、智慧森工”建设提供科技保障,生态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水平显著提升。
场景落地 构建生态保护全闭环
加快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龙江森工集团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全链条场景应用,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治理”升级,形成“发现事件—处置事件—上报结果”生态保护全闭环。
加快建设国有林区最大规模无人机管护群,各类林区管护开始实现统筹管理和快速响应;自筹1000余万元实施气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390个林场(所)实现未来三天气象预报全覆盖;龙江森工东京局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携手推出的新型6MF-20-46背负式风力灭火机,为森林防灭火注入强进动力……
从加快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到科学高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再到拓展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和路径……龙江森工集团通过纵向贯通、横向协同,不断加大智慧装备的广泛应用,为“数智林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也标志着“数智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进入新发展阶段,龙江森工集团用数字化守护绿水青山,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