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保险护航”——杜尔伯特县探索农业风险保障新路径

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一场关于农业保险的“破冰”实践正在杜尔伯特县悄然展开。作为大庆市粮食主产区,在大庆金融监管分局、杜尔伯特金融监管支局的指导下,保险公司通过创新保险产品、优化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走出了一条风险保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子。

稳粮仓:主粮保险筑牢“安全网”

走进杜尔伯特县的田间地头,连片的玉米、大豆长势喜人。2025年,全县三大主粮作物参保面积突破218万亩,同比增长47%,保费规模近1.4亿元。其中,大豆保险参保面积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比增幅达873%;玉米、水稻保险覆盖率持续提升,赔付率稳定在60%左右。“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有了保险兜底,种地心里更踏实了!”他拉哈镇种粮大户吕源感慨道。

闯新路:特色险种破解“成长烦恼”

在连环湖镇大葱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葱苗整齐排列。今年,当地农户迎来一个“新鲜事”—全市首单大葱种植保险在这里落地,16亩试点田获得1.6万元风险保障。“特色作物抗风险能力弱,现在有了专属保险,我们扩大种植更有底气了。”种植户刘建平笑着说。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甜菜种植户。针对制糖产业链上游的“痛点”,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杜尔伯特支公司创新推出甜菜种植保险,首单即为3600亩甜菜提供315万元保障,让“甜蜜事业”不再“看天吃饭”。

织密网:多元保障守护“金山银山”

在四家子林场和新店林场,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杜尔伯特支公司的森林综合保险为11.25万亩林木撑起“保护伞”;在马铃薯主产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支公司连续两年累计承保超2万亩,提供风险保障118.7万元。从传统作物到特色产业,从农田到林场,一张多层次的风险保障网络正在杜尔伯特县越织越密。

当“保险+”遇上“土特产”,不仅解开了农民的心结,更激活了杜尔伯特县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从大葱保险的首单破冰,到甜菜保单的精准护航;从三大主粮的稳产保供,到森林资源的绿色守护,每一份保单背后,都是金融活水对黑土地的深情滋养。如今在杜尔伯特,农民们不再把“赌天气”当常态,而是把“看保单”变成了新习惯。这或许正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模样—用市场化的风险保障机制,托起农民稳稳的幸福。(刘丹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