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爱辉区聚焦困难群体“急难愁盼”和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以“物质+服务”双轮驱动为引擎,依托社工站精准服务、乡镇街道联动发力,创新构建“专业支撑、网格兜底、多元协同”的社会救助新格局,实现从物质保障到服务赋能的转型升级。
专业社工站领航,打造精准救助服务闭环
黑河市爱辉区民政局建立“社工+网格员”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敲门行动”,采取“普遍排查+重点筛查”方式,通过面对面访谈、需求问卷等形式,精准掌握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经济状况,聚焦困难群众对生活照料、健康关怀、精神慰藉等实际需求,制定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清单,细化服务内容68项,实施“菜单式”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深入困难家庭206户,为470余人次建立个性化需求清单,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理发、陪同就医、代办代购、家政服务、心理疏导等服务500余次。
黑河市爱辉区民政局还积极“链接资源”,汇聚合力,搭建“政府+企业+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整合红十字会、残联等救助资源,链接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累计为100余个困难家庭链接慈善款物13.9万余元。
区乡村协同联动,构建多元救助服务矩阵
黑河市爱辉区民政局积极构建民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救助体系,将困难群众救助纳入基层治理网格。针对行动不便群众,依托社工站推出救助申请等“全程代办”服务,开通“绿色转介通道”,快速对接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资源。兴安街道低保家庭丛某身患癌症陷入困境,社区及时发现并代办申请临时救助,实现“困难即发现、问题即解决”。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立足辖区实际,细分困难群体需求,常态化组织志愿者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家电维修等服务,传统节日组织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义诊咨询、爱心讲堂等活动,2024年以来开展特色关爱、帮扶活动412次。
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夯实“物质+服务”根基
黑河市爱辉区民政局强化困难群众动态管理,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整合医疗、就业、教育等专项救助主管部门数据资源,月均交换共享数据3877条,及时发现潜在困难对象,协同各乡镇(街道)实现救助对象“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快速响应”,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救尽救。
定期对“物质+服务”救助项目开展评估。从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群众满意度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收集困难群众反馈意见,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服务方案,持续提升救助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已服务困难群众3000余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黑河市爱辉区民政局积极加大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线下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政策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群众疑问,确保困难群众及时了解救助政策,2024年以来,推送政策解读、宣传视频等信息226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