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浇水施肥靠经验,现在按数据来,省了力还多收粮。”看着自家玉米田通过滴灌系统精准“喝”上水肥,富裕场种植户代冠军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如今在富裕牧场“三化一精准” 模式推动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种植格局,结出阶段性成果,为公司农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转变观念是破局关键
过去因水资源相对充足,干部与种植户对这一新技术推广存在抵触情绪,导致推广工作一度停滞。为此,领导班子成员包片管理区,召开专题推进会,深入解读“节肥增效、提质增收”政策,分享兄弟单位成功案例,算清“每亩地节30%、节肥20%、增收200元”的经济账。在玉米示范田观摩活动中,代冠军分享的“大垄密植+无膜浅埋滴灌”模式下,玉米亩产达962.8公斤,较传统模式多收300 公斤的实例,让观望者主动投身推广工作。
培训赋能筑牢技术根基
针对“不会干、怕失误”的问题,构建“专家+骨干+职工”三级体系,与八一农垦大学共建工作站,专家每月驻场2天,开展4 期培训覆盖110人次,28名技术骨干包户指导12场“田间课堂”助力职工边学边练,200人微信技术群每日推送要点,累计答疑600余条。同时,将推广纳入考核,明确责任链,试验田实行包保制。
田间试验提供科学支撑
灌溉施肥摒弃旧方式,通过“智能系统+制度”实现“四精准”,设置三种施肥模式对比,9名技术员轮值记录,动态调整方案。目前数据显示,玉米拔节期30%底肥区长势更优,大豆始花期后两者趋同,秋收后将形成报告。
下一步,富裕牧场将持续深化“三化一精准”模式,计划明年继续扩种试验面积,尝试“0 底肥+生物菌肥”的新组合,进一步推广30%底肥的应用。力求让玉米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豆亩产突破300公斤,总结出可复制的经验,吸引更多职工参与进来,助力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付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