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田间作业演示在黑河市爱辉区举行

想象一下,当农户安然入眠,田地里却有一位不知疲倦的“除草工”在默默工作,它能识别杂草并精准清除,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秧苗。这并非科幻场景——在黑河市爱辉区的大豆田里,第二代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正在进行作业演示。它无需农药、高效除草的特性,正将绿色智能农业的未来一步步变为现实。

11.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项目科研人员现场测量机器人与农田间距数据

盛夏的大豆田绿意葱茏,秧苗与杂草交错生长,而这样的环境对第二代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进行试验非常友好。从4吨多“瘦”身至1吨多的第二代白色机型,正依据科研人员预设指令,在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田里,依次开展“田间运动能力”与“杂草去除率、伤苗率”两项性能测试。科研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和精确测量,记录各项试验数据,为后续的改良与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原先如果你想不撒农药实现除草,多为人工拔草,而我们研制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就好比在智能车上,有无数个眼疾手快的除草工,只要智能车一路过,除草工会一直拔草,我们就是运用了一种现代化的方式,集成了我们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我们整个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激光技术,实现了对于人工的替代。”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宿健飞介绍道。

22.png

第二代智能除草机器人

这台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合作自主研发,以黑河市爱辉区大豆田为试验场地,历时两年更新升级的成果。通过采用先进的视觉识别和定位技术,攻克了农机装备在农田行进过程中精准定位杂草的算法难题,利用激光照射杂草,使草叶表面水分迅速蒸发,草体细胞内液体汽化膨胀引起草体组织破裂,实现杂草除去:“首先,第二代智能除草机器人相对于上一代智能除草机器人,机器人运动的通过性有所提升,机器人机体有所减轻;另外,我们在算法开发上,重新研制了新一代激光板卡,使整机的除草效率大幅提升。目前的话,经过今年的试验验证,可以验证我们整机系统的一个有效性。”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智能农机装备技术中心主任张松源介绍此次试验结果。

33.png

第二代除草机器人利用激光对田间杂草进行清除

身为拥有29年农田工作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张凤琴自第一代机器人问世起便持续关注其进展。此次第二代机器人进行田间作业演示,她早早守候在田边,期待一睹为快:“咱们大豆田除草基本上都是喷施两遍化学除草剂,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也增加了化学药剂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激光除草机器人,它不仅能够连续作业,省时、省人、省力,而且,没有无染,在进行田间管理的同时,帮助我们作物健康成长。”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凤琴开心的说道。

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提供田间作业试验场地的耕种大户盖永峰,同样见证了机器人的更迭,对于当下智能辅助产品的不断涌出,盖永峰对未来农田智能管理也充满了信心:“合作社以前一直都是用农药和人工进行除草,农药对秧苗作物和打出的粮食有一定的伤害,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也很期待除草机器人能够早日投入农耕使用,如果它能大面积推广,肯定是要购进的,最主要的是能够保障粮食的品质,我们的收入也能增加。”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充满期待的说道。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宿健飞介绍,目前仍在研发中的智能除草机器人与国外同类顶尖的产品相比,作业参数和作业效率都是毫不逊色的,并且若干指标还领先国外同类产品。在生产成本方面,哈工大研发的这台智能除草机器人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而这也为未来普及推广增添了可能性。下一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项目研发团队会继续迭代相关的算法,继续优化智能集成板卡和整个控制系统,让智能除草机器人越来越优化,适用于多种农业作业场景,为我国夏季田间管理增添“科技”助力。(关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