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供电公司:亮剑无人机“黑飞” 筑牢电力设施“空中防线”

7月28日,伊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针对无人机在电力设施周边飞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向社会发布《关于电力设施保护区禁止无人机飞行的风险提示》,通过明确法律责任、划定禁飞区域、构建防控体系等多重举措,为区域能源稳定和民生用电撑起“保护伞”,筑牢电力设施安全“空中防线”。

随着无人机在农业植保、林业监测、摄影录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伊春地区无人机使用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然而,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周边复杂的电磁环境,极易导致无人机信号干扰、失控坠毁,一旦无人机碰撞设备或搭挂线路,可能引发线路跳闸、设备损毁甚至火灾事故,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此,伊春供电公司精准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法律边界,明确高压线走廊、变电站周边为“绝对禁飞区”,未经特殊许可严禁任何无人机进入,为使用者划出清晰安全红线。

为让风险提示从“纸面”落到“田间”,伊春供电公司同步启动“地空联动”宣传防控机制。线下组建“电力安全宣讲队”开设“无人机安全课堂”,结合真实事故案例,直观拆解“黑飞”对农田灌溉、电网运行的连锁危害,面对面普及禁飞规则与风险后果,还为飞手标注禁飞区坐标,助力规划安全航线;线上则依托微信公众号、农业生产交流群等平台,推送动画宣传片及风险提示等,帮助用户提前规划安全飞行路线。与此同时,该公司多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共享无人机飞行备案数据与电力设施分布信息,构建起“宣传引导+技术拦截+联合监管”的立体防护网络。

电力设施是能源输送的“主动脉”,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民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伊春供电公司此次主动作为,不仅是对无人机“黑飞”乱象的有力规范,更是从源头防范电力设施外力破坏风险的关键行动。通过将法律警示刚性约束与精准服务柔性引导相结合,该公司在守护电网安全的同时,也为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规范有序的环境。

目前,伊春供电公司开展安全宣讲4场,覆盖无人机飞手、农户等重点群体超500人次。接下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电力设施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安全宣传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以更扎实的举措筑牢能源安全底线,为伊春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程钰龙)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