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鹤岗市东方红乡桦春村的千亩稻田正处扬花抽穗的“关键期”,可连日的高温少雨让土壤龟裂、秧苗打蔫,农田灌溉用电需求瞬间激增。7月22日,国网鹤岗郊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的红色身影准时出现在田间地头,一场“保电护良田”的战役就此打响。
桦春村是鹤岗市重要的水稻主产区,眼下每亩稻田日均需水超20立方米。“稻苗就像孩子,这个时候缺水,今年收成就悬了!”种粮大户孙忠云望着卷叶的秧苗直叹气。村里负责灌溉的24眼机井中,有6眼因高温导致机井开关老化,抽水效率锐减25%,农户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越是农时关键期,越要让电‘满格在线’!”党员服务队队长一声令下,8名队员背着工具箱、扛着绝缘梯,迅速分散到各机井点位。正午时分,地表热浪翻滚,队员田春明、刘传宝蹲在机井房内,汗水顺着安全帽檐滴在计量表上,他们却浑然不觉,专注地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参数。队员杨恺爬上1.8米高的配电箱,徒手更换老化空开,绝缘手套里的汗水浸得手指发皱……35摄氏度的高温下,队员们用“汗湿的背影”筑起农灌保电的“铜墙铁壁”。
“出水了!出水了!”随着机井马达轰鸣,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瞬间漫过干裂的田垄,卷叶的秧苗渐渐舒展。种粮大户孙忠云握着队员的手,粗糙的掌心攥出了汗:“昨天还愁得睡不着,今天你们就把‘救命电’送来了,这稻子有救了!”看着水流浸润稻田,队员们脸上的汗珠混着笑容滑落,安全帽下的眼神格外明亮。
从清晨到日暮,党员服务队完成了24眼机井的“全面体检”,更换老化零件17处,消除线路隐患6处,让每一眼机井都能“满负荷抽水”。入夏以来,国网鹤岗供电公司已开展农灌设备专项巡检70余次,覆盖农田超万亩,用“电力加速度”守护着黑土地上的“粮袋子”。
“我们把党支部建在田埂上,让党徽亮在保灌一线。”国网鹤岗郊区供电公司书记说道,“接下来,我们会升级‘党建+农服’模式,建立‘农户用电档案’,开展‘一对一’保灌服务,让每度电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当夕阳为稻田镀上金边,检修后的机井仍在汩汩输水,宛如大地的“脉搏”在有力跳动。公司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用“辛苦指数”换来农户的“丰收指数”,以“电力红引擎”赋能农业现代化,在黑土地上书写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时代答卷。(封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