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北大荒集团依安农场的高产创建示范田,玉米、大豆作物地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往大水漫灌的景象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遍布田间的滴灌带将精准调配的水肥直送作物根部——水肥一体化技术正以科技之力,为农场主要作物的单产提成项目注入强劲动能。
玉米种植地块。廖彤彤 摄
“今年高温天气来得早且持续时间长,土壤水分蒸发速度比往年快了不少。玉米在抽雄前后、大豆在结荚期都是需水的关键节点,一旦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影响授粉和果实发育。”依安农场农技人员牛雨一边查看土壤监测设备的数据,一边介绍,“我们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科学滴灌,将玉米、大豆种植区的土壤调节至适宜湿度,让每一株作物都能在关键期‘喝足吃好’,为单产提升提供核心保障。”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张艳丽 摄
作为农场作物单产提升的“利器”,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近年来已成为推广重点。这项技术配备的水肥一体机,能依托土壤养分监测设备实时传回的水分、氮磷钾含量等数据,为玉米、大豆等不同作物定制“个性化营养方案”。通过设定精准的肥料配比、灌溉时长等参数,水肥混合液经滴灌带直接输送至作物根部,实现了“按需供给”,既避免了传统灌溉施肥中的资源浪费,又提高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
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查看苗情。张艳丽 摄
“自从用上这水肥一体化技术,种地变得太省心了,点开手机就能操作,水肥直接送到根上,而且肥料能省了快两成,浇水少了三成,算下来一亩地能多赚不少钱。”依安农场种植户任振文高兴的说。
据了解,今年依安农场已在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种植地块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7688.5亩,约占农场全部旱田面积的30%。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让作物长势普遍好于往年,更在节水节肥的同时,为秋粮丰产筑牢了根基,也为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