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软硬”兼施“慧”农耕

近日,走进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第一管理区中耕作业现场,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画面映入眼帘。工作人员半蹲在田间,手持小巧精致的土壤参数检测仪,全神贯注地监测着土壤温度、水分、酸碱度、电导率等8项关键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数据录入到智慧鹤山数字农业管理平台进行整理、分析。

DJI_20250624154156_0010_D.JPG

“这是全场各管理区在三遍中耕期间每日都要进行的必修课。”鹤山农场农业发展部农机负责人马利民介绍道,“通过智能设备记录土层温度变化曲线,深入分析中耕期间不同时段地温的提升速率,可以精准优化作业时间与深度,为作物根系打造黄金生长环境。”

回溯农场智慧农业发展历程,早在2020年,鹤山农场便已踏上智能设备应用的探索之路。如今,土壤墒情传感器、虫情测报灯、气象站等固定式智能检测设备星罗棋布于田间地头。

DJI_20250625101534_0051_D.JPG

“经过五年的运行,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在安装田间表型检测仪的地头,鹤山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赵晓辉介绍,固定式田间物联网设备如同农田的“神经末梢”,高清网络球机实时查看作物长势,孢子捕捉仪和虫情测报灯可以自动收集整理昆虫数据、孢子数据,并对大田有害昆虫和各类孢子进行对比分析、科学判断加以防治,田间气象站可以捕捉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气象数据,24小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再通过智慧鹤山数字农业管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提前为农户预警极端天气,让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

DSC06705.JPG

在硬件设备不断升级的同时,鹤山农场在软件服务领域同样深耕细作。农场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专业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引入先进的智慧农场种植系统服务与多光谱巡田等互联网软件服务。“无人机搭载多光谱镜头进行巡田拍照,拍照数据依托软件进行拼图,可以辅助农艺措施制定,这如同给农田装上了‘透视眼’,能精准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与营养失衡问题,指导种植户实施精准施肥、靶向喷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鹤山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员高工尧谈及这些新引进的“智慧大脑”时如数家珍。

DSC06811.JPG

据悉,今年鹤山农场再度加码智能设备投入,新引进 78 台(套)涵盖固定式田间物联网设备、农机类设备、手持式田间数据采集设备、互联网软件服务四大类别的软硬件智能设备,让科技的春风拂过更多农田。

“软硬兼施”之下,鹤山农场从播种到收获,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处处都显现着智慧农业的身影,科技赋能下的“慧”农耕,正让这片黑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这个农场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智能设备应用推广范围,以点连线,由线成面,探索更多智能化农业应用场景,让科技成为推动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朱婧)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