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地合作“北安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蓄势赋能

“十四五”期间,北安市与北大荒农垦集团北安分公司同耕一片田、共守一方土,以垦地合作“北安模式”为支点,一头挑起国家发展战略,一头挑起农民幸福生活,闯出一条区域融合、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图片1.png

智慧农业指挥中心

近日,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迎来了一群“老熟人”,他们是把耕地全程托管给农场种植的北安市赵光镇赵光村村民。在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大家不仅可以通过视频看到自家地块的作物长势情况,还可以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土壤养分、气象数据、病虫害等大量信息,并通过历史数据积累,进行精准的后期田间管理,让种地变得更专业、更简单。

图片2.png

技术员向农户传授种植技术

你出田地我帮种,农业增效强互动。在农业托管示范田里,技术员正耐心地向农户进行讲解,如何将农垦的良种、良法、良机完整“移植”到地方,这块示范田现在已成为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活教材”。

“农业托管服务好、粮食增产地增效”“种地打工两不误、轻松增收年年富”,这是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成效的亲身感受。

2022年春天,垦地共建的“赵光样板”在北安大地上破土而出。2024年,赵光镇域内耕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带动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土地托管9.24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8.25亿元,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农民“背手种地、轻松赚钱”。

“十四五”期间,北安市与北大荒农垦集团北安分公司率先打破地域界限,创建出以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农业生产科技体系为支撑,具有当地特色的“北安模式”,拉开了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垦地双方融合发展的序幕。通过实施“种植全要素保姆式、生产环节全程式、优势环节点单式”托管服务模式,统筹协调5个农场,辐射带动9个乡镇,全方位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作,“1+5+9+N”合作模式日趋完善,农业先进技术应用普及率连年攀升,托管合作面积由2021年的15万亩增长到2025年的15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面积132万亩,良种繁育能力达22万吨以上,2024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25.9亿斤,“北安模式”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成为全国典范,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王宇)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