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备耕忙,金融赋能正当时。随着气温回升,素有“中华大粮仓”之称的黑龙江迎来备耕黄金期。面对农时不等人、农户缺资金的现实挑战,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以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全力为春耕生产注入金融“活水”,成为保障农业生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达92亿元,本轮“备春耕”旺季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32亿元,惠及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近2万户,为黑土地注入澎湃动能。
深耕田间地头精准滴灌春耕“及时雨”
“从申请到放款仅用48小时,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哈尔滨依兰县道台桥镇三安村种植大户王亚芬望着自己的千亩耕地感慨道。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早谋划、早行动,将金融服务端口前移至春耕一线。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春耕大走访”,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农资市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中,建立涵盖种子、化肥、农机购置等需求的“春耕信贷需求清单”,为不同主体定制差异化融资方案。针对种粮大户面临的规模化生产资金缺口,该行设立专项信贷额度,优先保障春耕关键领域资金供给,确保“钱随粮需、应贷尽贷”。
依兰县道台桥镇三安村的王亚芬,去年凭借科学种植尝到了甜头,今年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000亩。正当她为资金发愁时,邮储银行信贷团队在走访中获悉需求,现场指导其通过手机银行提交“规模种植贷”申请。依托该行数字化审批系统,仅2个工作日,160万元贷款便直达账户。“没想到足不出户就能拿到贷款,邮储银行真是咱农民的‘及时雨’!”王亚芬的感激之情,正是邮储银行精准服务的生动注脚。
创新服务模式跑出春耕放贷“加速度”
在哈尔滨五常市振兴村的稻田埂上,老信贷员周立群带着移动PAD现场办公的场景已成常态。"我们把营业网点搬到农户家门口,通过移动展业系统实时对接后台审批。"他介绍道。这种“双线融合”服务模式使贷款审批时效缩短50%,像水稻种植户老王这样通过“极速贷信用户产品”24小时内获贷20万元的案例,在春耕季累计突破1.8万例。
针对农户“担保难、融资慢”痛点,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推出“产品+科技+渠道”组合拳:定制“信用户贷款”“农牧贷”“极速贷”等专属产品,打通“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化通道,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放款”;组建“春耕金融服务队”,携带移动展业设备深入村屯,让农户在田间地头即可完成贷款签约;联合地方政府、农业担保公司构建“银政担”合作机制,扩大信用贷款覆盖面,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有了这笔‘及时钱’,今年的丰收更有底气了!”依兰县永丰村的路贵是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2025年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却因粮食滞销导致资金链紧张。得知情况后,邮储银行依兰县支行迅速启动“银政担”绿色通道,行领导带队上门调研,为其匹配“规模种植产业贷”。从提交申请到资金到账,仅用2天时间,130万元贷款便助力他锁定了春耕物资。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始终将春耕备耕作为金融服务的重中之重,以“政策+资源+科技”三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从种子化肥的采购到农机设备的更新,从家庭农场的扩产到专业合作社的升级,该行正以金融活水润泽黑土地的每一寸肌理。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通过构建“物理网点+流动服务站+数字平台”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将金融服务半径延伸至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偏远地区,培养了一支支扎根农村的邮储金融队伍,实现了春耕金融服务“镇镇有网点、村村有服务”,他们正以金融画笔,在广袤黑土地上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画卷。(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