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围绕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土地治理、变废为宝、减量增效、绿色农药”四大环节上保护黑土耕地,“对症下药”开良方,治理保护相结合,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率。
在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区的大豆茬地块,由于地势原因常年受雨水冲刷,被冲出近3米宽,4米深的侵蚀沟。以前经常在这块地作业的机车都要绕着走。2024年该公司对这块地的侵蚀沟采取扩边整形、秸秆回填等措施进行治理,恢复如初的土地即将迎来2025年的春播。
第六管理区农机工人孙岩说:“我在这块地连着干好几年了,年年都要费时费力的绕路。通过治理,这回地连成一片,播种和施肥直接就能一次成型,而且增加了耕地面积,产量也能跟着提高。”
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主要采取土工布土谷坊、宾格石笼护砌、铺水泥毯、客土回填、回填秸秆、鼠洞等措施。通过系统治理,耕地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粮食产能逐步提升,职工增收得到显著提高。工程建设管理部副总经理郎红全说:“我们去年投入5194万元,对93条侵蚀沟、11个鱼眼泡进行了治理,使用秸秆18万立方米,增加耕地播种面积9.76公顷,改善耕地面积8.66公顷,进一步提升黑土耕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和生态环境。”
为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该农场有限公司还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年,我们一直将奶牛产生的粪肥进行干湿分离、发酵处理后,并严格按照施肥标准进行还田。用有机肥替代传统化肥,种出的作物也更加的绿色健康。”龙嘉牧场总经理朱新国说。
该公司积极推广黑土地保护与耕地质量提升模式,用生物肥、有机肥或菌肥替代传统化肥;应用植物调节剂、生物活性菌、助剂等措施提高肥效、药效的保护性耕种模式。农场施用有机肥面积达30万亩,有效地防止耕地出现变“薄”、体质变“差”问题。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启慧介绍说:“我们通过化验,测得应用三年生物肥、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增加0.2个百分点,土壤容重降低,更适合根系生长,地力明显增强。”
下一步,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将不断完善黑土地保护治理,持续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加快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产能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打造农牧互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黑土耕地。(文图:张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