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七星泡农场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保护好黑土地新模式,高位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出“狠招”、亮“高招”、放“大招”,多措并举让黑土耕地“底”色更浓。
出“狠招”责任落实上力度
黑土地保护,关键在管,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面对如何对“田长”进行监督考核的疑问,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飞给出的答案是:用“长牙齿”措施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为将耕地保护责任进行细化与压实。农场党委充分运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等制度,多次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题学习,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项考核办法,并着力强化培训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耕地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逐级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签订黑土地保护责任状,严格实行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建立起“人田对应” 的明确关系,进一步确保了责任的精准落实,真正让耕地保护制度“长牙”“带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亮“高招”宣传覆盖拓广度
黑土地保护宣传周活动上,工作人员正细心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职工群众树立保护黑土意识,进一步扩大黑土地保护知晓率和认可度。
工作人员结合当前推进落实“田长制”、保护黑土地热点话题,介绍了黑土地保护的相关做法,鼓励大家自觉抵制破坏黑土地的行为,呼吁大家关心黑土地,引导他们提高对黑土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传递生态环保理念。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LED屏等媒介,发布有关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学习黑土地保护利用法律知识,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黑土地保护利用浓厚氛围。”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顾元达介绍。
放“大招”措施执行多角度
“种好地,更要养好地。”王晓飞在黑土地保护专题会议上,掷地有声。
“我们从9月下旬开始从各个管理区采集土样,对采集回来的700多份土样进行分析检测,制定的多种配方预计在明年2月份发送到配肥站,进行统一配肥。”土壤化验室工作人员李冰冰介绍。
而在每年初秋时节,一台台铲车、粪肥抛撒机和运肥车辆,采取收获一块抛洒一块的方式,全面进行粪肥还田作业。
“我们规划设计的这部分有机认证地块,面积1125亩,按照每亩2吨的标准进行固态粪肥还田,共抛洒有机粪肥2250吨,这些肥料的施用将大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所产出的有机农产品价格还要比其他地块高出不少。”畜牧公司职员李建平说。
“通过秸秆打捆填充、覆土压实治理侵蚀沟,不仅可以实现秸秆利用,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土壤的渗水性,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切实达到了保护黑土地的目的”。在侵蚀沟治理现场,顾元达望着施工机械与人员的密切配合向笔者介绍,“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秸秆填充、柳编护沟等治理方式,对区域内40余条侵蚀沟进行综合治理,缝合黑土地‘伤口’,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进程。”
落一子而满盘活。在七星泡农场47.9万亩的土地上,黑土地保护措施还在继续,难题也在一个个破解,作物旺盛生长的画卷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赵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