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尾山农场:解码绿色发展新图景

高产丰产的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北大荒集团尾山农场有限公司以创新举措和坚定决心给出了答案:从侵蚀沟、鱼眼泡治理到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再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不断书写黑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壮丽篇章。

侵蚀沟和鱼眼泡犹如大地的“疮疤”,严重威胁了耕地质量与生态平衡。农场有限公司依据侵蚀沟不同沟深、比降及排水出路等特点,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当侵蚀沟沟底比降小于5%且沟尾无明显排水出路时,秸秆填沟措施作用凸显。通过土方开挖、铺设碎石垫层、插木桩固定钢丝网、铺设秸秆捆并覆土压实等步骤,整体抬高了侵蚀沟及周边地势,不仅能增加土壤入渗水量,分散地表径流,还能恢复受损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侵蚀沟沟底比降小于10%且沟尾有明显排水出路处,柳编护沟成为主力军。从削坡整形到柳桩布置,从柳条铺设到浇水维护,柳桩柳条相互交织,宛如大地的“绿色卫士”,有效遏制沟道的侵蚀。而对于沟底比降大于5%、沟头和沟道下切侵蚀严重、沟坡侧蚀强度较大的侵蚀沟,则采用格宾跌水防护沟头、格宾谷坊治理沟底、格宾护坡治理沟坡的全方位防护模式。格宾石笼以其坚固的材质和合理的规格,或护砌,或固脚,或挡墙,为侵蚀沟治理筑牢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鱼眼泡治理也在同步推进,“与往年不同的是,农场有限公司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还利用秸秆填沟措施治理侵蚀沟和鱼眼泡。其中,治理侵蚀沟面积25亩、鱼眼泡面积187亩,消耗秸秆14万立方米。通过秸秆打捆填充、覆土压实治理侵蚀沟,不仅实现了秸秆利用,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土壤的渗水性,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护黑土地的目的。”尾山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鲁江说道。

秸秆,这片黑土地上的“丰收余韵”,被农场有限公司赋予了全新使命。在玉米收获环节,农场有限公司统一要求使用带底刀割台,把割茬高度精准控制在20厘米以下,避免站立秸秆过长带来的后续处理难题。同时,农场有限公司对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进行优化,更换新刀片并尝试改装动、定刀,粉碎效果得到大幅提升,让秸秆转化为滋养大地的养分。

农场有限公司把碎混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核心路径,通过对动力机车加装搂草器,聚拢垄沟内残留秸秆,并使用大型联合整地机,确保作业深度达到3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秸秆碎混还田不仅能加快秸秆分解速度,降低农机作业强度和成本,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不仅如此,农场有限公司还依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设置9个临时存放点和1个回收点,构建起严密的回收网络。同时,农场有限公司秉持 “谁使用谁负责、谁经营谁清理、谁失职谁担责” 的原则,精心制定回收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工与收集处置办法。辖区田长负责捡拾回收遗留的农药袋、农药瓶或药桶,确保应收尽收。各回收点专人负责建立回收台账,如实记录回收日期、数量、来源等内容。2024年,农场有限公司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6.8吨,回收率达100%。(王海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