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96.8%,这2组数字是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2019年和2024年第二季度资产负债率的对比数据,下降了55.7%。
从高负债到实现营收翻番,扭转了农场19年资产负债率超百的局面,这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的背后,是五九七人精心谋发展、精益强管理、精准增资产、精细做经营的成果。
把钱用在刀刃上
负债高达近16亿,历史债务沉重、经营创收渠道完全依托土地……如何突破困局,实现“涅槃重生”?
“我们严格控制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坚决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列入负面清单的投资和非主业基本建设项目一律禁止,全力以赴降负债。”五九七农场党委书记尚联合说。
办公用品按需上报、公务用车按里程表结算、工程维修机械施工按照工作小时表结算……一系列高效、实用的降费举措接连出台,每笔费用支出必须经农场单项审批后方可执行。
农场科学制定融资计划,按照“债务不能增、借款不能增”原则,全力控制新增债务、化解陈欠债务,优化资债结构;实施“早还晚贷”倒贷策略,将本金偿还与续借时间点精确到天。
四年间,五九七农场共减少非必要支出4981万元,减少经营性支出2264万元,减少财务费用2332万元,借款净下降11630万元。
内向发力深挖潜
超前谋划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五九七农场党委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上级产业政策及投资导向,在做好“十四五”规划的同时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四年来,共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跨省域补充耕地项目资金,产业化专项建设资金、欠发达农场巩固提升资金、垦区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等共计33918万元。
农场还通过全领域争取资金,全方位资本运作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十大产业项目”建设落地达产,完善了民生类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大变样,农场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每天来唱歌、跳舞、打球、下棋,甭提多开心了!”说起民生建设变化,家住农场社区的居民孙燕深有感触。
“去年我们更换供自来水管道1975米、建设垃圾点63座,新建厕所8座,更换供热管道7112米、下排管道1290米,安装水表1700块,真正聚焦职工群众的所需所盼。”农场工程建设副部长魏旭明介绍道。
农场深入挖掘现有资源潜能,开展土地资源清查,推行土地同类同价政策、拓宽林木资源增收渠道,四年共计增收3亿多元。
深化改革闯新路
改革在五九七从未止步,而是在奔跑中不断调整姿态。2021年建立了“百千百”考核机制,2023年推进新“百千百”考核模式,2024年农场推出了班子成员、现状管理人员、新入职大学生、工勤人员、经营能力贡献率等“六个考核体系”,形成了考核体系制度化、全员化、激励化。
如何彻底打破依赖土地创收局面,农场党委精心布局产业化发展蓝图,实现产业发展从零基础到质的飞跃。
农场优化一二三产结构比例,推动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小产业、小集群”为发展方向,谋划建设了粮食烘储、物流站台、大豆塔选加工、鲜食玉米加工、特色果蔬大棚等10个产业化项目,抓牢储备、新建、续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十大产业化项目达产生效,四年共实现利润1617万元。
企业化改革后,农场成立了“六中心一公司”,分流企业员工135人,建立专业团队负责落实集团“双控一服务”、绿色智慧厨房等32个运营板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支队伍成为农场土地外增收的“主力军”。
“今年我们加大与广东、河南、云南等食品厂、粮食加工厂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大豆专属基地,在提高大豆产能基础上,利用大豆塔选加工效率高、分选效果好、精度高、籽粒均匀等优势,根据客户要求,分级分类塔选,提高市场竞争力。”农场产业营销部总经理刘良介绍道。
五九七农场还结合32个项目运营情况,将现有的资金、资产、项目、人员整合到乌拉本德商贸公司,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预计2024年可实现土地外利润4000万元。(李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