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嘉荫县:推动边民互市贸易高质量发展 助力兴边富民

近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边民互市贸易商事调解中心正式揭牌。该调解中心是黑龙江省第四家商事调解中心,将在商事调解规范化建设、专业调解员培训、建立专业人才库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完善嘉荫边民互市贸易交易中心服务体系。

1.jpg

嘉荫边民互市贸易区位于嘉荫口岸附近,2022年8月完成建设,建筑面积3993平方米,总投资3103万元,现已经认证边民近1.7万人。目前,互贸区商品有食用豆油、盐、面粉、麦片、饮料等商品,可满足边民一站式采购、申报、结算等需求。

“2023年7月1日,我们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进口褐煤1000吨,互贸区商品油、盐、饮料155吨,截至目前,总计成交突破1.6万笔,成交金额超过200万元。口岸过货后我们第一时间将嘉荫边贸交易结算中心投入运营,让我们老百姓第一时间到这里选购低价俄罗斯免税商品,现在我们的商品种类逐渐增多,也尽力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多商品选择和更好的购物体验。”嘉荫县口岸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立军介绍说,嘉荫边民互市贸易开通以来,在全省水运口岸中实现“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开通互市贸易、预包装商品进口量第一,贸易额第一,边民认证人数第一,参与交易人数第一。

嘉荫口岸位于嘉荫县朝阳镇永安村,是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亿元,相继完成嘉荫口岸过货通道的12公里口岸延伸公路、国道222线嘉伊段一级公路改造、119延长米滚装码头、浮箱工程、港口新建85延长米立壁码头、边民互市贸易区、进口粮食监管场地等项目,嘉荫口岸年通关旅客能力20万人次、货物年吞吐能力达100万吨。

近年来,为克服俄罗斯帕什科沃口岸闭关的影响,嘉荫县加强对上下游口岸协调联络,打通一点对多点的口岸通关过货模式。同时,不断加强口岸建设,投资实施口岸通关监管场所的升级改造、进境粮食监管场地、边民互市贸易区等项目建设,并与黑龙江省航运集团合作成立龙航国际航运有限公司,解决国际船舶运输瓶颈问题。

聚焦“全力打造伊春对北开放新高地”的发展目标,嘉荫县充分发挥口岸“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嘉荫口岸通关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进境粮食监管场地验收,积极争创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等开放平台,以打造“哑铃型”旅游新业态谋划跨境旅游产业,全面提升三次产业发展能级。并按照“口岸通、互贸活”思路,谋划制定鼓励发展边境贸易政策措施,组织现有的11个边民合作社参与互市贸易,推动铁矿、煤炭、木材等大宗货物及生活用品进口外销,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全面升级。嘉荫县充分发挥园区“吸引集聚”作用,坚持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经开区提质扩容项目,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全力推进豆制品加工、蓝靛果、桦树汁等项目进驻园区,有效延长产品加工链,打造县域经济增长“强劲引擎”。

伊春市委常委、嘉荫县委书记陈旭表示:“嘉荫县将牢记嘱托、加压奋进,聚精会神抓好‘两区一港’建设,做好以港兴城、以贸促产、以园延链‘三篇文章’,以务实担当构筑伊春向北开放新高地。”(李文静)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