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厨房 > 正文

新书榜|山腰上的中国:为什么重提红旗渠

★一部普通人的史诗,一部鲜活而厚重的党史教案,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

一群普通人择一事苦战10个春秋,创造出一个奇迹:修成全长1500公里、凝结着勇气智慧、蕴含着创新创造、流淌着奋斗气质的盘山大渠。作者深挖了大量细节,最大程度“复原”了十年修渠历史,展现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奋斗群像”,进而挖掘和呈现红旗渠精神。本书可供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参考——从中领略到奋斗者群像的震撼力,发掘到精神细节的价值力,体会到勇攀高峰的精气神,感受到伟大复兴的意志力,从而真正接受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心灵洗礼。

★一部开展“四史”教育的优秀读物,全新解读红旗渠蕴含的红色基因,领会其精髓,铸魂新征程。

本书是少有的从红旗渠后人的角度理性思考、感性书写的作品,跳出林县写林县,史料选取真实,感觉有质感,感情也真挚,第一次提出从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的分析视角来再现红旗渠的建造过程,同时又通过缜密的逻辑思考、科学理性地“正视”、评述了这段历史,探寻新中国发展壮大的基因,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的秘密,进而对当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有所思考。读懂这条渠,你就真正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当下和未来。结合现实,学有所悟,学以致用,这正是学习“四史”的现实意义。

★一部向“最美奋斗者”致敬之书,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红旗渠是当代中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个缩影,也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十年修渠期间,林县前后有30万人参加,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齐上阵,人民斗志昂扬、劈山造渠,没有工具自做,口粮自带,石灰自烧,水泥自制,炸药自造,修渠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总指挥长马有金、技术员吴祖太、“除险队长”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凿洞能手”王师存、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等先进模范。十年间, 81人英勇牺牲,其中最小的17岁,最大的60岁。本书是一部向“最美奋斗者”致敬之书。

★一部彰显党员干部的忠诚、责任与担当,“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通俗读物。

红旗渠为什么能够成功建成?首先应归功于党组织的有力领导。林县的领导杨贵、李贵、李运保、秦太生、周绍先、王才书、马有金、张中和……他们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站在了修渠队伍的最前面,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常年坚持在工地上,他们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成功地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起来,发挥出最大效应。本书全方位诠释了什么才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作为与担当。

★本书可作为红旗渠精神研学活动的通俗读本,亦可作为读懂弄通红旗渠精神当代价值的有益导读和理论辅导。

1

作者简介:

杨震林

河南省林州市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法学博士,长期专注于中国农村问题和政治社会学、制度经济学、传播学等方面研究,先后在《人民日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软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学海》《天津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州学刊》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现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