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广东 > 正文

千村千面:带你走进侨都江门的乡村

经济网讯 10月26日,是“侨都江门,醉美乡村”媒体采风活动的首日。来自30多家媒体的近80位记者深入江门乡村,良溪村、古劳水乡、霄南村……这些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江门市全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大背景下,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良溪村:八百年古村落

从江门市区出发,一路来到蓬江区棠下镇的北面,良溪古村这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村落就扎根在这里。

罗氏大祠堂门前罗贵塑像

罗氏大祠堂门前罗贵塑像 邹锡兰 摄

村口道路左边便是罗氏大祠堂,这座祠堂2004年已被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前立着良溪村始祖罗贵的雕像,八百多年前,正是这位罗氏贵祖,带着97户、36姓不同姓氏的人家,从南雄珠玑巷辗转徙至、繁衍生息,因此,良溪村也有“后珠玑巷”之称。聚散随缘,迨至近世,村子里谢、龚人家只有极少数人,罗氏成了良溪村人口最多的户数。据了解,良溪村现有面积7.56平方公里,常住村民1642人,506户人家。

良溪村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清代到建国初期的建筑,有有贞节牌坊1座,祠堂2间,五部堂一间,韫石堂,雕楼2座,护村墙,名人故居4间,古民居若干座等,这些颇具特色的建筑已经成为村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助力良溪村发展乡村旅游。

村中还完整保留了古时人们上京赶考、北上经商的驿道,如今的驿道两旁环境清幽,但通过道路两旁遗留的商户遗迹,我们仍能够感受到数百年前这条道路的车马喧嚣、行人如织。

罗沛贤柑普茶加工厂里,工人正在加工柑普茶

罗沛贤柑普茶加工厂里,工人正在加工柑普茶 邹锡兰 摄

来到良溪村,不能不品罗氏柑普茶。罗氏柑普茶由清代进士罗天池于1847年首创,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减肥、降压、暖胃提神等保健功能,并于2015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柑普茶算是良溪古村的“名产品”。

在良溪村的罗沛贤柑普茶加工厂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将一颗颗碧绿油亮的柑橘去肉留皮并进行填茶,这些“新鲜”的柑普茶接下来还要进行风干等一系列工序方成闻名遐迩的罗氏柑普茶。“每年都有很多游客过来品尝、购买我们生产的柑普茶”,加工厂的负责人李慧娟很自豪地说。

古劳水乡:以创建“特色小镇”为抓手

乘船环游古劳水乡,你便能领领略到何谓“小桥、流水、人家”,河道两旁是最原始的水乡风光,船只过处,惊起片片白鹭,大片枯荷随风荡漾,别有意境。

据了解,古劳镇从2014年开始,为保护水乡自然环境,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整合古劳水乡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珠三角生态旅游目的地,同时契合古劳咏春文化的传承发扬,逐步推进古劳水乡的全域旅游。

古劳水乡

古劳水乡 邹锡兰 摄

古劳镇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你可能不会想到,中国第一代影后胡蝶、著名篮球明星易建联以及香港著名导演黄百鸣都是古老水乡人,除此之外,中国咏春拳宗师梁赞(赞先生),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一门俊杰、五代富豪”的香港李氏家族都出身于此,人文资源丰富异常。更不要说水乡还拥有“龙舟文化”“咏春文化”“醒狮文化”“古建筑文化”等文化资源。

据古劳水乡旅游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古劳镇接下来将以创建“特色小镇”为抓手,结合“水乡+咏春”的地域特色,完善水乡内部、外部以及周边多方面的综合配套建设,对鹤山梁赞咏春武术文化和古劳水乡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打造一个水乡文化空间和全球咏春文化爱好者青睐的武术文化空间。

霄南村:打造一个“有看头”的旅游文化基地

霄南村,位于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东部,面积2.6平方公里,由霄乡和南安两条村合并而成,常住人口2000人左右。其中,霄乡村民以源姓居多(村中有部分温姓和易姓),建村已有740多年历史。霄乡村核心居住面积约200亩,现共有9座祠堂,水磨青砖旧民宅近400座。村中青石铺成的巷道有多条,且保存比较完整。

11111111111111111111

 (邹锡兰 摄)

霄南村源姓村民全部为鲜卑族后裔,南宋建炎期间,源氏南下躲避战乱,在广东南雄珠矶巷短暂停留后,乘竹舟沿西江而南下,在鹤山沙坪上岸,先后落居于鹤山雅瑶上南、沙坪楼冲,最后定居于龙口霄乡。

霄乡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甘和茶创始人源吉华、近代“染料大王”源龙章、香港上世纪最大的戏院——“太平戏院”掌门人源吉翘、香港知名企业——“半圆球纺织实业公司”创始人源秉彝等都是霄乡人。

2222222222222222222

 (邹锡兰 摄)

据了解,为了开发霄乡鲜卑历史文化,借助旅游产业搭建探索、研讨鲜卑和源氏历史文化的平台,让大家更加深入地认识鲜卑、认识源氏,霄南村正在制订旅游文化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源贺公园、鲜卑村史民俗文化馆、冰心图书馆和源吉林甘和茶生产体验基地建设,全面开发霄乡古巷道、古民居以及其他景点,努力打造一个有讲头、有看头、有玩头、有学头的旅游文化基地。

除此之外,霄南村给人的另一个感觉便是干净,宽阔的村道两旁整整齐齐,看不到一点垃圾。据了解,霄南村是龙口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试点村。

今年7月份霄南村正式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整治大行动。霄南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分为两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入村主要道路入手,围绕东丰村、高水村、东门村的危房、违规建筑、乱搭乱建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拆除位置57处,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清理村巷道、房前屋后、沟渠池塘溪河等地方积存垃圾杂物15处450吨,整治“三线”(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乱搭乱接8宗共600米,新建了礼奎、北门两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全面实施上门收垃圾制度。

第二阶段将在第一阶段成果基础上,对村内所有自然村全面铺开清拆整治工作,包括清拆100多处危旧房或两违建筑,清理农村各环境卫生黑点,新建3000多平方米的霄南文化公园,改建或新厕4座农村公厕等。 

宅梧镇:立足生态功能定位

站在龙潭山的观景台眺望远处,两汪碧潭仿佛是镶嵌在山间的翡翠,山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座风景秀丽的龙潭山就是宅梧镇发展乡村旅游的运营项目之一。

宅梧镇龙潭山风景区

宅梧镇龙潭山风景区 邹锡兰 摄

宅梧镇位于鹤山市西南部,素有“鹤山粮仓”和“鹤山后花园”的美誉,山林面积21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近6万亩),耕地面积4万多亩,小型水库20多个,另有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彩虹古道、皇帝石古村落等特色文化资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据了解,宅梧镇立足生态功能定位,围绕鹤山市“打造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中心”,充分整合山水生态、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迄今为止,已经引进了11家旅游公司,10个旅游项目落地建设,3个旅游项目签约落地,旅游总投资额超亿元,8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宅梧镇农副产品的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休闲农业的种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今年,宅梧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共有2000多亩,西瓜种植面积1000多亩,砂糖桔种植面积500多亩,水果木瓜种植面积300多亩。目前,宅梧镇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商品和优质的农副产品达到20多种。

平碉楼:中国式“古堡”

走在广东开平的乡间阡陌,总会看到一座座古堡般的建筑耸立在乡间荷塘绿野中,这就是开平碉楼。

在开平,这种古堡式的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它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 邹锡兰 摄

北京时间2007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这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现存完整的碉楼共有1833座,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是碉楼兴建最顶峰的时期,碉楼数量达到了3400多座。建造的鼎盛期在1900年到1931年,在这短短的31年间,开平共有1648座碉楼相继崛起,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

那么开平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碉楼呢?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邹锡兰 摄)

据开平碉楼的讲解员介绍,开平是侨乡中的侨乡,本地人口68万,华侨75万,遍布世界五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开平华工开始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中美洲和北美洲、大洋州等地从事开采锡矿、金矿和建筑铁路、开荒种植等工作。

塘口镇:社区计划让社区活起来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塘口空间 邹锡兰 摄

塘口空间最近正准备举办一个万圣节的活动,摆在门边上栩栩如生的骷髅吓坏了乍眼看过去的游客,走进塘口空间,迎面而来颇具古意的摆设混合着为了万圣节活动而挂上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

塘口空间,就是塘口社区计划的起搏器。

塘口空间内景

塘口空间内景 邹锡兰 摄

早期的塘口旧墟是镇政府的驻地中心,邮局、银行、税务、工业建筑、剧场、粮仓、供销社等功能性空间一应俱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型商贸及行政中心。90年代后,由于人口流失、政府以及华侨的外迁、城市发展等原因,让这个本该车水马龙的地方逐渐萧条。

难道就这样放任这片区域逐渐成为废墟吗?经过塘口社区团队的调查,发现这里仍保留着侨乡独特的建筑风格,保存有丰富的农业、旅游等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该如何把这些资源利用好,才能与周边社区居民共生发展?才能使塘口社区活起来呢?塘口社区计划应运而生。

塘口空间对面正在改造的粮仓

塘口空间对面正在改造的粮仓 邹锡兰 摄

据了解,这些年塘口社区一直在进行实体空间的改造,80年代的红砖建筑——五金厂改造为集活动、讲座、图书、展览和餐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中心;90年代香港侨胞投资的钟表机械厂改造成设施齐全的国际青年旅舍;90年代的旧邮局打造成了团队办公空间,作为社区中心及青年旅舍的功能辅助性建筑。

“慢慢地就有之前出去的人回流,回来同我们一起建设这个社区”,作为塘口空间设计者的李继津说道,越来越富有魅力的塘口社区正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志愿者、游客。

歇马村:重教兴学的典范

傍晚时分,记者团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歇马村。

歇马族谱记载,宋进士梁绍从中原入粤,定居韶关南雄市珠玑巷,其孙梁江于元成宗时代(约在1302年)迁恩平,梁江之孙师达先落脚塘马园再定歇马建村,开枝散叶,后辈多有迁徙,分居恩平多达三十多条村落,及至阳江、罗定和新兴,乃至海外,人口达数万之众。

歇马村以雄马的形态布置村落,据讲解员梁先生介绍,歇马村先人笃信风水,村场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成村,突出“以水聚财,人丁兴旺”的风水文化理念,故而将村场建成奇特的雄马形状。整个村场屋宇分布呈扇形,上宽下窄,后高前低,村场以雄马赋形,显其匠心独运。

歇马德馨馆

歇马德馨馆 邹锡兰 摄

而歇马村还有另一个别称——举人村。歇马明、清两朝就曾培养了670多位功名人士,其中贡生430多人,资政大夫、二品官三人,通奉大夫、从二品三人,七品至三品官员90多人。近代培养出博士二人、硕士十二人、大学生两百多人。歇马历代人才辈出与其浓厚的学风是分不开的,早在明清时期,歇马村就实行了“奖学金制度”,在当时叫“学谷制”,发展到现在,仍有“学童开笔礼”、“励志育才奖教奖学,扶困助学活动”。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廉洁文化主题教育,恩平市纪委监察局依托歇马举人村“重教兴学、崇廉尚德”的传统特色文化、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歇马举人文化、历史清廉贤达人物及其故事,有机融入廉洁文化元素,创建了恩平市歇马举人村廉洁教育基地,并被江门市纪委命名为“江门市廉洁教育基地”。(邹锡兰 李黎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