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疯狂”的股权质押(2)

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风险令金融监管部门颇为焦虑,其背后是当前A股市场“无股不押”的现实。

因股权质押而失控的三个公司案例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 湖南报道

若股市处于上行期,股权质押风险并不大;可若股市持续下调,质押价格逼近警戒线、平仓线,质押融入方则不得不按规则采取补充质押物或解质押等方式,避免陷入危机。然而,为何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因股权质押而陷入平仓乃至被迫出让控股权的险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讲得很直白:“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

有专家指出,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对自身资金实力评估不充分,股权质押比例较高,风险控制失当,是导致股权质押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更有业内人士称,靠着借来的钱滚雪球,其实是吹泡沫,当时杠杆加得有多欢,现在跌得就有多惨。

上述券商营业部总经理说:“大股东们好好做主业的,这几年基本都熬过来了,死的都是不务正业的。你看那些出事的,要不去干房地产,要不就是收购资产。”

刘鹤说过的大白话或许有一些人没有真正听进去:“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

案例一

荣科科技易主背后:股权质押+高溢价收购

今年5月“易主”的荣科科技(300290),正是自2013年开始股权质押,并高溢价收购其他公司,最终大股东不得不转让控制权的典型。

2013年,荣科科技以255万美元收购美国OSC公司51%股权。同年秋,荣科科技的实控人付艳杰、崔万涛先后首次质押股票,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4.53%。

2015年,荣科科技以1.28亿元收购上海米健51%股权,给出的溢价高达8922.37%。高溢价收购的背后,荣科科技不得不持续加码股权质押。至2015年11月30日,付艳杰、崔万涛合计质押的股票数已占公司总股本的 39.6%。(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

2016年5月,荣科科技作价2.02亿元购买上海米健剩余49%的股权。2017年,荣科科技再抛出2.8亿元收购项目,其中,发行股份支付对价1.68亿元,现金支付对价 1.12亿元,溢价率323.1%。至2017年12月,付艳杰与崔万涛累计质押股票比例已分别达其持股数的90%、85%。

与此同时,并购以及主业不振,让荣科科技及实控人的现金流陷入紧张状态。公司货币资金从2015年的3.16亿元下降至2017年的1.87亿元;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净额从2015年的5297万元,减少到2017年的1867万元。

高质押率很可能经不起股价的大幅波动。比如,荣科科技股票一路下滑,从2018年开市后的1月2日至2月2日停牌时,累计跌幅达33%。停牌期间的5月5日,荣科科技抛出收购今创信息的方案。当时,有券商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前市场上,大股东股票高质押率的公司在股价大跌后停牌重组,一般都是为了谋求缓冲空间,增加补充抵押物,“也就是去找钱,避免被平仓”。

5月15日,荣科科技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崔万涛、付艳杰累计质押股份分别占其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97.58%和99.69%;付艳杰仍有部分质押协议触及平仓线,存在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风险。

5月25日,崔万涛、付艳杰10亿元转手荣科科技控股权。当天,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关注函,连连追问“本次重组是否真实筹划,是否存在实质性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是否存在无故拖延停牌时间的情形”“是否利用重组停牌配合控股股东规避平仓风险及筹划控制权转让,是否损害投资者的交易权利?”

案例二

三胞集团:加杠杆扩张陷入危机

体量不大的荣科科技因爆仓而易主并未在市场上引起多大的波澜。连续14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江苏三胞集团突发危机则触发了大震动。

三胞集团官网称,截至2017年,集团总资产已突破1300亿元,年销售总额近1500亿元,旗下拥有宏图高科(600122)、南京新百(600682)、万威国际(0167. HK)等多家上市公司。

此前数年,三胞集团一贯的形象是“买买买”,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屡屡被质押,不断加杠杆快速扩张。此外,三胞集团很多项目都是短债长投,这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风险。

最终,失控的扩张与资金管理方式将三胞集团推入深谷,而其体量之大足以引发一场江苏金融圈的小地震。7月,三胞集团先后被爆出资管计划违约、公司债券停牌、核心上市公司质押率接近100%等消息。为此,10月13日,银保监会、江苏省牵头推进三胞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要求各债委会成员不得随意抽贷、压贷、断贷,不单独采取诉讼、查冻账户、强行处置资产和平仓质押股票等不利于风险化解的措施。

案例三

东方园林:被高质押率逼至悬崖边缘

北京市证监局出手搭救的东方园林(002310)也被高质押率逼到了悬崖边缘。从2015年开始,原本主营园林景观的东方园林持续跨界拓展,先后进入环保与全域旅游行业,并特别青睐PPP模式,在全国到处跑马圈地。仅今年上半年,东方园林就中标36个PPP 项目,合计金额约为339.48亿元。

一家环保企业的董事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PPP项目大多投资规模大,回款周期长,一般的盈亏平衡点要六七年,企业承受的资金压力非常大,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快速扩张与高负债如影随形。截至今年上半年,东方园林负债合计28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达254亿元,可用现金和银行存款仅9.25亿元。截至2018年10月17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质押股份11.13亿股,占其持股比例82.88%。如果被强制平仓,其实控人何巧女可能失去对东方园林的控股权,公司股价也难逃继续大跌的命运。

10月16日,北京证监局召集东方园林债权人开会缓解其股权质押平仓压力。随后,东方园林公告称,正在就股权转让事宜与国资接触。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