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精准扶贫看典型】建行如何用好金融“活水”精准扶贫

目前,建行在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紫阳县、岚皋县定点扶贫。其中,又确定了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等4个定点扶贫工作帮扶村。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陕西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50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脱贫工作早已不是扶贫系统的“内部事务”,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正在基层如火如荼地开展。他们提供的思路、带去的资源,将助力脱贫的速度与效益。

自1988年起,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在陕西省安康市开展了连续28年的扶贫工作。用前国务委员陈俊生的话来说,“建行是在开展定点扶贫的中央国家机关中,行动最早、时间最长的单位之一。”目前,建行在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紫阳县、岚皋县定点扶贫。其中,又确定了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等4个定点扶贫工作帮扶村。

作为“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建行在陕西安康是怎样发挥金融扶贫的优势?如何找到最适合的扶贫方式? 进入精准扶贫时代,他们的扶贫思路又有了怎样的转变?12月中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希望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扶贫思路的“进化”

——如何找到最适合的扶贫方式?

蜿蜒的汉江,横亘在安康市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一路向东。江堤上“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大字标语映入眼帘。这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的供水区和水源涵养区。李克强总理2014年视察安康时将这里誉为“在秦巴山区腹地嵌上了一颗明珠”。

山清水秀的安康,也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而贫穷,全市10县区均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安康市工业发展受到限制。2015年,安康市GDP为772亿元,位列陕西省倒数第4位,贫困县、贫困村数量位列陕西省第1位。

“建行传统优势在于大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它和贫困农户之间好像有个天然屏障。”建行陕西省分行一位扶贫干部对记者说。

什么是最适合当地的扶贫方式?28年来,建行在安康的扶贫思路经过了数次“进化”。

最早在1988年,建行在安康扶贫是从项目扶贫做起的,扶持项目“以小型、短平快、富县富民为主”。

199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建行调整了扶贫思路,主要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显示,28年来,建行在安康扶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向18个项目投放扶贫贷款6.8亿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扶贫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建行也进一步把扶贫行动下沉到村,下沉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我们到4个定点帮扶村去看,每个村都去考察了至少3次,想找到合适的经济主体来扶持它。原先我们想,把钱投到村办企业不就帮扶到村民了嘛。但实际调研后发现和预判差距非常大。如果给贷款,很可能将来就变成烂账。这把我们难住了。”建行陕西省分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高谦对记者说。

调研发现,这4个村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符合建行小微企业贷款条件的贷款主体;另一方面,4个村有些农户以前在信用合作社和农行有过个人类贷款,但普遍存在还款意愿不高的情况,最终导致很多贷款都出现了不良。

如果信贷效果不好,那么对村民的带动就是暂时的、阶段性的,扶贫也不会成功的。为4个贫困村小微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支持的思路,被放弃了。

“高大上”的建行,如何与山沟里的贫困户建立联系?

“我们对贷款客户中的涉农企业做了一次摸底,发现不少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它们恰恰也有扶贫的任务,并且精准到建档立卡的扶贫户。”高谦告诉记者,从这些客户中筛选有意愿、有意向、有扶贫工作经验的龙头企业,建行给这些企业以优惠贷款,他们再给贫困户以支持,这是一条扶贫的新路子。

“这些企业是符合建行贷款条件的主体,我们把这些客户带到村里。变给贫困村贷款为给龙头企业贷款。这样就是一个商业行为,而不是政策行为。”高谦说。

从架桥修路到“牵线搭桥”

——如何让更多人参与扶贫?

扶贫工作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广泛发动建行的客户资源,通过金融杠杆撬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扶贫,成为建行的优势和新的扶贫途径。

今年8月,紫阳绿安现代农业发展公司从建行获得2500万元贷款。该公司目前示范推广种植富硒黑蒜4000多亩。公司已经与建行定点扶贫的紫阳县高桥镇权河村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黑蒜种植协议,负责按保底价和保底量收购,预计户均增收4800元。未来5年,如果该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建行将持续进行授信,以支持该客户对建行定点扶贫村进行扶贫带动。

该笔2500万元贷款由于获得了陕西循环发展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降低了建行的贷款风险。“十三五”期间,陕西循环发展融资担保公司将对陕南三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产业化扶贫项目和扶贫龙头企业,分别提供10亿元的担保额度。

建行的另一个定点扶贫村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今年10月与建行贷款客户安康谷丰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2800亩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用来开发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一方面,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补偿收入;另一方面,农民转为农业产业工人也可以获得劳动报酬,预计每人年工资收入为10560元~15840元。

牵线搭桥,将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带动更多人参与扶贫,给建行的扶贫工作带来更宽广的思路和更开阔的空间。除了直接投资建厂,企业雇佣建档立卡的扶贫户、给贫困村提供技术支持,乃至直接捐赠等等,都可以纳入建行信贷优惠的考虑范畴。

据了解,建行陕西省分行创新的小微企业“扶贫助农贷”产品预计年底前落地。贫困地区缺少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有望通过信用方式办理,获得不超过200万元的贷款额度。

“第一书记”的金点子

——如何更好地帮扶贫困户?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脱贫。如何调动他们自身的脱贫动力也至关重要。

“85后”的范蔚然是建行派驻财梁社区的“第一书记”,也是建行28年来派往安康驻点扶贫的74人之一。

派驻前,当范蔚然听到“社区”二字时,他曾向组织上申请,希望能去真正艰苦的农村,不要去“城乡结合部”。领导对他说,“你先去看看,不行再换”。等他到了财梁,才知此“社区”与城里所谓的“社区”有天壤之别。

财梁社区说是社区,其实是去年7月刚刚由5个村合并而成的。社区共有精准扶贫户400户,1304人,占社区人口总数的近一半,脱贫任务艰巨。

12月14日,记者乘车沿着修凿在悬崖边、不到4米宽的水泥路来到财梁。 14公里,开了一个多小时。站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范蔚然指着重重大山对记者说,水泥路所到之处,已经是社区里的“发达地区”了,更多的村民生活在山背后,最远的要徒步翻3座山才能到达。

范蔚然来到财梁社区后,把“建行”这张牌打得很好。当地的蜂蜜、茶叶不仅卖到了建行总部,更通过建行的善融商务平台开始卖向全国。产自财梁的饮用水也即将成为建行招待用水的一部分。他还有吸引企业来投资建厂的“三板斧”:贷款有优惠;销路不用愁,建行来保底;还可以借建行平台扩大全国性的影响力。现已有3家企业与社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有了建行搭平台,还得村里有脱贫动力。除了龙头企业来投资建厂,让村里的能人大户带头,将现有产业做大做强,也是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范蔚然说服村里的能人竞选上了村主任,还要求村干部每人在村里搞一项产业项目,提高示范效应。

“今年年底,我们要给脱贫搞得好的5户开表彰会,奖励一户一台电视,还要把‘脱贫标兵’的牌子挂到各家门上。”范蔚然说,只有戒了懒汉心态,改了“等靠要”的村风,脱贫才更有希望。

————————————————————————————————————————

2016年第5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5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